本文目录:

那些是可燃的固体,液体和气体?

1、固体:碳,白磷。液体:酒精,汽油。气体:甲烷,氢气。可燃物可分成低分子的和高分子的,又可分成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物中除了多卤代烃如四氯化碳、二氟-氯一溴甲烷等不燃且可作灭火剂之外,其它绝大部分有机物都是可燃物。

2、可燃物分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气体可燃物:指能够引燃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的物质。例如氢气、乙炔等。液体可燃物:指闭口杯闪点等于或高于45℃的液体。固体可燃物:指容易燃烧的固体,在运送中的条件下容易燃烧或经摩擦后有可能起火的固体。

3、常见的可燃物种类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固体可燃物包括木材、纸张、布料、塑料等;液体可燃物包括汽油、柴油、酒精、机油等;气体可燃物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丙烷等。可燃物是指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能够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热能的物质。

对甲苯磺酰肼的物化性质

对甲苯磺酰肼(p-Toluenesulfonyl hydrazide)别名4-甲基苯磺酰肼 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碱,溶于甲醇、乙醇和丁酮,微溶于水、醛类,不溶于苯、甲苯。

发泡剂就是使对象物质成孔的物质 ,它可分为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三大类。

对甲苯磺酰肼白色结晶细微粉末。相对分子质量186。相对密度40~42。熔点100~110℃。易溶于碱,溶于甲醇、乙醇、甲乙酮,微溶于水、醛类,不溶于苯和甲苯。分解温度100~110℃,放出氮气和少量水,发气量为110~125ml/g。在热水中水解产生磺酸,并放出氮气。常温下无吸湿潮解现象,化学性质稳定。

.对甲苯磺酰肼(简称发泡剂TSH)白色结晶粉末,无毒,比重42。易溶于碱,溶于甲醇、乙醇和丁酮,微溶于水、醛类,不溶于苯、甲苯。本品加热至105℃以上逐渐由熔融转为分解,放出氮气,发气量120毫升/克。常温下无吸湿潮介现象,化学性能较稳定。

为什么胺甲基是-CH2NH2,而磺酰胺基是-SO2NH2,而不是-NHSO3

so2nh2是磺酰胺基团。在空气中很稳定。在250℃时分解,与无水H2SO4混合形成透明溶液,但经过15~30分钟后在常温下出现胺基硫酸白色沉淀。与LiOH、NaOH或Ba(OH)2等摩尔的水溶液浓缩时生成晶体SO2N2H3Li、SO2N2H3Na或(SO2N2H3)2Ba。

—NH2)及取代氨基(—NHR、—NR—NHAr)所取代而形成的羧酸衍生物称为酰胺,结构式R(或Ar)(—NH2也可以是NHR等)。如甲酰胺、乙酰胺、N-甲基甲酰胺、乙酰苯胺、苯甲酰胺C6H5CONH2等。一般为中性或弱碱性。苯磺酰胺由于经过酰化,引入磺基,使得酸性明显增强,所以水解就难了。

亚胺和酰亚胺不一样,亚胺是指含有碳氮双键的结构,酰亚胺是指氮上连有两个羰基,而酰胺是指氮上连有一个羰基,亚胺和酰亚胺不是一个概念。

甲基磺酰胺 用途与合成方法 化学性质 本品为结晶状物质,m.p.88~92℃,溶于有机溶剂。 用途 甲基磺酸胺是除草剂氟磺胺草醚的中间体。 用途 用作药物中间体 用途 用于生产农田除草剂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是由甲基磺酰氯与氨反应而制得。

这三种胺分别叫伯、仲、叔胺,可以用兴斯堡实验鉴别。即各取少量,分别加入对甲苯磺酰氯,N,N-二甲苯胺不反应,余者产生沉淀;再分别向生成沉淀的两种物质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的为对甲苯按,不溶的为N-甲基苯胺。

甲磺酰氯蒸馏不出来

加入碱性物质、加入还原剂等。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中和甲磺酰氯的酸性,使其失去活性。加入还原剂,如氢气、硼氢化钠等,将甲磺酰氯还原为甲基磺酰氯。

将结晶硫代硫酸钠50g 溶于200mL 水,加硫酸二甲酯22g,不断搅拌至硫酸二甲酯完全溶解。反应液的温度升高后降低,说明反应已完毕,约需0.5h。将反应物用外浴冷却至4℃以下,开始通氯。调节通氯速度,使反应液保持在10℃以下(温度高了,生成的甲磺酰氯要水解)。

甲磺酰氯在0℃可以发生反应。甲磺酰氯,又名甲烷磺酰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ClO2S,有剧毒,主要用作分析试剂,是生产甲磺酸的原料。

甲磺酰氯,又名甲烷磺酰氯,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熔 点 -32℃ 沸点:164℃,有腐蚀性,主要用作分析试剂。

甲基磺酰胺闪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