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甲基-2-溴丁烷的消去反应

1、产物是2-甲基-2-丁烯。因为这是E2双分子消除反应,遵循扎伊采夫规则Zaitsevs rule,生成双键取代基较多的烯烃。

2、-甲基-3-氯丁烷先与氢氧化钠或乙醇钠共热发生消除反应生成2-甲基-2-丁烯,然后在酸(硫酸、对甲基苯磺酸等)催化下与水发生水合就可得到。

3、-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时,溴可以往右边消,生成2-丁烯;也可以往左边消,生成1-丁烯。生成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所以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消去存在同分异构体。

4、生成2-甲基-2-丁烯。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消去时,当相邻的碳不同时,卤原子与含氢较少的碳上的氢结合成卤化氢而发生消去,生成碳碳双键。

5、-甲基-2-丁醇和浓HBr—起加热,反应得2-甲基-2-溴丁烷。

为什么2,2-二甲基乙醇与HBr反应的主要产物是2-甲基-2-溴丁烷?

1、这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甲基迁移,因此最终产物变成2-甲基-2-溴丁烷。

2、亲核试剂Br-(1)从离去基团的正后方进攻碳原子,Br(1)-C-Br(2)角度为180°,以使其孤对电子与C-Br(2)键的σ反键轨道可以达到最大重叠。

3、你好!与溴化氢反应主要生成2-甲基-2-溴丁烷。楼上推荐答案错的离谱。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二甲基二溴丁烷的结构式

1、撑。表示一个二价基,其两价在基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另外两个原子上。例如, BrCHCHCHBr 丁撑二溴(或1,4-二溴丁烷)。(11)用。表示基上一个原子用三价连于另一原子或三个原子上。

2、硫酸催化法:于250mL反应瓶中加入水20mL,小心加入浓硫酸20mL。混合均匀后冷至室温。依次加入正丁醇15g(0.2mol)、研细的溴化钠25g(0.24mol)。加入2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器(顶部装一导气管至溴化氢吸收瓶)。

3、正溴丁烷应为1-溴正丁烷(英文名称1-Bromobutane),又名正丁基溴(n-Butyl bromide)。无色易挥发液体,不能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分子式为C4H9Br),结构式为CH3CH2CH2CH2Br。

4、-二溴丁烷,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3-二甲基-1,4丁二烯。以上可以回答前三问,回答第四问时先分析不饱和度为4,因而苯环上的取代基为饱,。根据分子式可以推断为酚、醇或者醚。接下来楼主可自行推断该物的结构。

5、三级溴丁烷的结构式 —— CH(CH)Br,溴丁烷,别名正丁基溴,正溴丁烷,无色透明有香味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醇、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有机化学,第四小题,解释一下

1、第一个和第二个分子内极性相同(直链、-X相同),因此多一个C的第二个由于分子质量大,分子间范德华力大,故沸点比第一个高。

2、原来是双键的地方都得断开。这个反应中碳原子的数量并没有增加或者减少,只是原来的双键的两个碳变成两个醛基,双键断开了。你铅笔画的图错误在加了四个碳上去,而双键没有彻底断掉。

3、B 蛋白质分解,其含氮部分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二氧化碳和水。

4、使溴水褪色,说明有双键。加成产物就是对应的烷烃,假设是直链,那么只有两个甲基。所以还有两条支链才行。

5、见图:第一步是消除, 因为在弱酸存在下, 甲醇不可能作为离去而直接成为碳正离子。

为什么2,2-二甲基丙醇与HBr反应的主要产物是2-甲基-2-溴丁烷?

1、你好!与溴化氢反应主要生成2-甲基-2-溴丁烷。楼上推荐答案错的离谱。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2、-甲基-2-丁醇和浓HBr—起加热,反应得2-甲基-2-溴丁烷。

3、CH3)2CHCH=CH2和HBr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主产物:3-甲基-2-溴丁烷,副产物:3-甲基-1-溴丁烷。

4、因为分子中双键不对称,所以有两种可能的产物。根据马氏规则,第一种是主要产物,第二种也有,但比较少。

怎样鉴别2-甲基-2-溴丁烷和溴苯

1、分别取样,加入溴水,褪色的一组就是 烯醛溴 在取样,可以使用硝酸银的醇溶液鉴别,根据沉淀产生的快慢即可鉴别。2—甲基2—溴丙烷片刻后即可产生白色沉淀,而2—甲基2—溴丙烷在室温下立刻会产生白色沉淀,无现象的是溴苯。

2、加溴水不褪色的是甲基异丙醚,余下两者加KMnO4+H2SO4褪色者为2-丁烯,不褪的是甲基环丙烷(环己烷和环丁烷不能被氧化,但可和Br2等加成)。

3、可以使用硝酸银的醇溶液鉴别。1-氯丁烷加热后才能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2-氯丁烷片刻后即可产生白色沉淀,而2-甲基2-氯丙烷在室温下立刻会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沉淀产生的快慢即可鉴别。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