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鹅的具体体重和品种、生长的月龄有一定联系,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小型公鹅的体重为是7-0公斤,母鹅的体重为1-0公斤,中型鹅的公鹅体重为1-5公斤左右,母鹅的体重为4-5公斤。另外,还有大型鹅公鹅的体重在10-12公斤,母鹅的体重在6-10公斤左右。
2、一只鹅的体重与其品种和生长周期有关。通常情况下,小型公鹅的体重在7至0公斤之间,而母鹅的体重在1至0公斤之间。鹅的生长周期大约为3个月,但不同品种的鹅生长速度会有所差异。在适宜的饲养条件下,从雏鹅到屠宰通常需要70天。
3、农户养殖的鹅体重因品种、养殖方式、养殖周期等因素有所不同。小型鹅品种成年后体重通常在 3-6 斤,比如乌鬃鹅,其肉质鲜美,成年公鹅体重约 5-4 斤,母鹅约 3-5 斤 。中型鹅品种成年体重一般在 6-10 斤,像伊犁鹅,适应性强,成年公鹅体重 6-9 斤,母鹅体重 5-7 斤。
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为了有效利用鹅棚设施,雏鹅的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35厘米高的围栏把小鹅分群。棚内湿度应控制在60%~65%。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雏鹅的体质会下降,生长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秦英要加被褥,通风除湿,降低湿度。
雏鹅的饲养密度 根据日龄的不同,雏鹅的饲养密度为:1~5日龄为:25只/平方米;6~10日龄为:20只/平方米;11~15日龄为:15只/平方米;16~21日龄为:12只/平方米;22~28日龄为:10只/平方米。

1、鹅苗的最佳喂养方法是合理饲喂、饮水充足、定期放牧。合理饲喂 鹅苗出壳的24小时内,要为其提供切碎的青草、泡软的米饭,5日龄到10日龄的鹅苗,则应该喂食精饲料和菜叶混合的食物,后期补充矿物饲料和蛋白质饲料,而且养殖初期要每天喂食8次,后期每天喂食2-3次。
2、喂养时间:为了确保鹅的健康成长,每天应定时喂食两次,早晨和傍晚各一次,时间控制在7-8点和下午6-7点之间,保持喂食时间的规律性,有助于鹅只形成稳定的进食习惯,同时夜间应适当增加饲料供给。配制饲料:鹅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饲料应包含黑麦草、青菜、燕麦草、苜蓿草等,合理搭配以确保营养全面。
3、传统水养。利用水面养鹅,是一种放养,自由采食青绿饲料。地养模式。水面养鹅有一定的污染,水禽上岸旱养成为趋势。是一种半放牧旱养模式,有固定的鹅舍,白天放牧,晚上回来补充饲喂精饲料。网床饲养。
1、确保育雏温度至关重要。采用地面垫草或网上育雏方式,第一周的育雏温度应保持在32至28摄氏度,之后每周降低2摄氏度。对于使用保温伞、保温毯或火炕育雏,需调节伞下、毯上及炕面的温度,确保满足雏鹅的需求。笼养多层育雏时,需确保上、中、下层温度均衡,同时保证充足的光照。
2、养殖环境: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搭建鹅舍养殖。 喂食方法:养殖前3天每天喂食4-5次,第4天后每天喂食6-9次。 控制温度:初期温度控制在28度左右,14天后控制在25度左右。 饲养密度:要根据体型大小,来分群调制养殖密度。
3、养鹅养殖技术技巧:优良鹅苗的选择 鹅苗养殖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鹅苗。种鹅开产前必须进行小鹅瘟和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鹅苗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
4、鹅苗饲养主要要注意温度和喂养。 1 O~21日龄雏鹅的饲养管理 1.1雏鹅的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
自温育雏时,通常饲养密度为1-5日龄22—25只/平方米,6—10日龄20只/平方米,用火炉或地下烟遭育雏时,1-10日龄15—20只/平方米,11-20日龄10—15只/平方米,21-30日龄5—10只/平方米,31—60日龄4-5只/平方米,60日龄以上2-3只/平方米。
密度 自温育雏时,通常饲养密度为1-5日龄22—25只/平方米,6—10日龄20只/平方米,用火炉或地下烟遭育雏时,1-10日龄15—20只/平方米,11-20日龄10—15只/平方米,21-30日龄5—10只/平方米,31—60日龄4-5只/平方米,60日龄以上2-3只/平方米。
选择林木密度应为3m4m或3m5m,树龄在3年以上,郁闭度较低(约0.5)的林地。郁闭度达到0.7左右的杨树速生林,或达到以上条件的其他树木林,适合于夏季高温天气饲养,这样在肉鹅生长过程中,上有树冠遮阳,防止阳光直射,有利于牧草和鹅生长。
温度和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如1-5日龄27-28℃,6-40日龄25-26℃,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雏鹅的密度需根据日龄调整,从育雏初期的22-25只/平方米逐渐减少。光照管理上,肉用雏鹅提供弱光,种鹅则采用自然光,适时给予人工光照。7日龄后可开始放牧,但要确保天气晴朗,气温适宜。
为了防止扎堆,饲养密度应适当,特别在低温时需注意避免捂压伤。由于雏鹅新陈代谢活跃,需水量大,因此育雏期间水槽不能断水。雏鹅的保温方式有两种:人工给温育雏,包括煤气管道、电热丝控温装置、保温伞、地下烟道防火炕和煤炉;自温育雏则利用自然热量,通过增减覆盖物调节温度,但不适合大规模养殖。
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与抵抗力也较弱。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较弱。因此给饲时要少给多餐,宜喂给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雏鹅生长发育快。为保证雏鹅快速生长发育营养需要,在培育中要及时饮水,喂食。雏鹅易扎堆,饲养密度要适当。
饲养密度一般1~5日龄为25只/平方米,6~10日龄20只/平方米 11~15日龄15只/平方米,16~21日龄12只/平方米22~28日龄10只/平方米密度过大,拥挤成堆,出现互相啄羽、啄趾的恶癖;密度过小则造成浪费。
第二批苗鹅在第一批苗鹅捉养40天左右,按每亩30只捉养;第三批苗鹅在第二批苗鹅捉养30天左右,按每亩50~80只捉养。累计养鹅数可按每亩种草面积100~150只安排,每次捉养的数量应根据牧草长势而定。此外,还有玉米地种草养鹅。
我国豁眼鹅(山东叫五龙鹅、辽宁昌图地区叫昌图鹅)、籽鹅(产于黑龙江绥化和松花江地区1的产蛋量是世杰上最多的鹅种,一般年产蛋可达14千克左右,饲养较好的高产个体可达2O千克。这两种鹅个体相对较小,除产蛋用外,还可利用该鹅作母本,与体形较大的鹅种进行杂交生产肉鹅。
合理组织鹅群鹅群大小依放牧场地和饲养数量而定。鹅群太大会影响生长发育的均匀度。一般多为30~50只的小群。(3)延长放牧时间逐步做到全天放牧,早出晚归或早放晚宿。一般每天放牧9小时,让鹅吃5~6次饱,适应鹅“多吃快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