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鸣等(2010)从湖南省石门县雄黄矿区及郴州市含砷产品加工场附近分离到一株棘孢木霉(T.asperellum)SM-12F1,其对砷具有一定的生物累积和生物挥发能力,细胞壁外吸附的砷占其总累积砷量的 82%,通过高效液相-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分析了木霉培养液及细胞内砷形态的变化。
T.asperellum SM-12 F1对砷的去除,是依靠细胞壁的吸附和细胞内的累积作用,对砷进行累积和挥发,木霉细胞内存在无机砷向甲基砷的转化机制,通过甲基化作用,将土壤中的砷挥发到大气中(苏世鸣,2010)。
利用微生物的转化作用去除重金属 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作用、还原作用、甲基化作用和去烷基化作用对重金属和重金属类化合物进行转化。 细菌胞外的荚膜或粘膜层可产生多种胞外多聚体,胞外多聚体能够吸附自然条件下或废水处理设施中的重金属。其主要成分是多糖、蛋白质和核酸。
通常情况下,无机砷的毒性要高于有机砷,其中三价砷的毒性最强,五价砷的毒性相对较弱。无机砷包括亚砷酸盐、砷酸盐和甲基砷酸盐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有机砷则包括甲基胂酸、甲基胂醇、二甲胂酸等,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相对较少。
以二甲基汞为例,这是一种有机汞化合物,其毒性显著,足以穿透乳胶手套,即使是微量的皮肤接触也可能致命。所以说,有机汞比无机汞毒性小这一说法并不成立。有机砷的毒性并非固定不变,它的毒性取决于化合物的种类和暴露的剂量。
这些数据表明,易变态的无机砷毒性最大,而稳定态的砷甜菜碱和砷胆碱络合物常被人认为是无毒的。砷在人体内的转换:三价砷和五价砷在体内肝脏的转换下变成甲基砷,甲基砷被从尿液排出,变成二甲基砷。
会增大。砷的甲基化在厌氧菌作用下主要产生二甲基胂,二甲基砷(DMAs)对植物的毒性比无机砷更强,而且DMAs在水稻中的积累可诱发一种叫旱青立病(又称直穗病)的生理病害。所以土壤处于淹水还原状态时,砷对植物的危害增大。砷俗称砒,元素符号As,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
砷的毒性及形态 砷是一种剧毒物质,其毒性取决于化学结构。
无机砷杀虫剂:如砷酸钙、砷酸铅等,这些有机砷类物质具有极高的毒性。 有机砷杀菌剂:例如福美胂、福甲砷等,它们的高残留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有机汞杀菌剂:如西力生、赛力散等,这些农药同样具有剧毒和高残毒性。 氟制剂:包括氟乙酰胺、氟化钙等,其毒性极高。
长期吸入诱发肺癌,呼吸道癌。癌变潜伏期30到50年。造成末梢神经伤害,循环器官的伤害和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六 目前我国的状况 我国主要砷中毒原因是:井水中无机砷,主要为5价 高浓度的砷暴露大于300万人,平均砷暴露量为1mg/day 成人和儿童患者5000 在我国内蒙古和山西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砷中毒。
砷污染的地下水:砷主要以无机砷的形式存在,包括三价和五价砷。 职业砷暴露:在半导体、玻璃等行业中,砷可通过锯削带砷的木材和燃烧过程释放。 工业废水:废水中可能含有砷,对环境造成污染。 海洋动物:海产品如虾、蟹可能含有砷。
从目前的研究发现,三价砷化合物可以引起皮肤癌、膀胱癌和肺癌。世界上有些地区由砷引超的疾病,包括癌症,是影响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砷的毒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确认,长期接触无机砷化合物可以引起皮肤癌、肺癌。长期饮用高砷水,可以引起皮肤黑变病和皮肤多样性癌变。
甲胂酸钠,中文名为二甲胂酸钠,也称为二甲基砷酸钠,其英文名称为Sodium cacodylate。此化学品还有其他多种别名,如Broadsides, (Dimethylarsino)oxy)sodium As-oxide, Alkarsodyl, Arsecodile等,它属于Arsine oxide, hydroxydimethyl-, sodium salt类别,以及Arsinic acid, dimethyl-, sodium salt等。
二甲胂酸钠 Sodium cacodylate trihydrate分子式:C2H6AsNaO3H2O; (CH3)2AsO2Na·3H2O分子量:2103MDL:MFCD00149079 别名:二甲基砷酸钠,甲胂酸钠,羟基二甲基氧化砷钠盐三水合物性状:受热分解有毒的砷化物气体。
二甲砷酸钠三水合物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其安全标签上标注了以下风险信息:R23/25: 该物质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具有毒性,无论是通过吸入还是摄入,都可能导致对人体的伤害。
是一种神经毒剂,效应会累积。 二甲胂酸钠:致癌,有毒。2 链霉素:致癌,可能引起过敏反应。2 哌啶:有毒,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影响,应远离热和火。2 腐胺:易燃,有腐蚀性,应远离热和火。2 硫酸镍:致癌,可能引起遗传损伤。2 肼:有毒,能爆炸,应远离热消尘物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