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上好,吡啶(氮苯)可以和四氯乙烯良好互溶,也能和大多数常见的芳香烃、脂肪烃和卤代烃兼容不分层。不过因为吡啶有非常难闻的气味和四氯乙烯混合后一定很刺激,几乎所有含氮杂环相关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腥臭至恶臭例如二甲基吡啶和2-氨基吡啶。
2、作为溶剂,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染发剂普遍含有对苯二胺能够溶解到酒精。
3、作为溶剂,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随着碳数的增长,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下降。
4、极性溶剂与水混溶成氢键例如甲酸、吡啶、甲乙醇、三乙醇胺、乙二醇丁醚、dmf、nmp和dmso,非极性溶剂难溶于水例如苯甲醇、异辛烷、二甲苯、环己酮、乙酸丁酯、四氯乙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5、精馏酒精、医药用酒精、工业酒精、无水酒精、试剂酒精等。我国于1981年12月将酒精标准实现了系列化,分为四级:一级酒精相当于原来的精馏酒精;二级酒精适合配制各种饮料酒,它介于精馏酒精和普通医药酒精之间的一个新类别;三级酒精与原来的医药酒精相同;四级酒精为工业酒精。
6、下午好,如果说的是1-己烯,它与四氯乙烯、柠檬烯相似常温条件下应该是可以和硝苯互溶的,以前我试过1-己烯和性状相近的吡啶(氮苯)能良好互溶。非极性液体的纯烯烃和芳香烃之间一般都能兼容只有聚合物例外。
1、最厉害的诱鱼剂是“DMPT”学名叫作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是目前发现的效果最好的第四代水产诱食剂,有人用“鱼咬石头”来形象地形容其诱食效果——即使在石头上涂上这种东西,鱼也会去啃咬石头。DMPT最典型的用途是用作钓鱼的饵料,提高饵料的诱食性,使鱼容易咬钩。
2、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是一些商家,他们将海水鱼和淡水鱼的诱食剂作为垂钓小药应用后产生的概念。从化学成分角度而言,就是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这是广泛存在于鱼虾体内,海藻内,增加鱼儿主动进食的一种诱食剂。由于纯天然提取成本较高,因此,一些学者依据其化学形态构成最终在实验室合成了DMPT。
3、DMPT另一种是二甲基-β-丙酸噻亭氢溴酸(Dimethyl-beta-propiothetin hydrobromide),CAS:20986-22-5,。分子式 C5H11SO2Br , 分子量 2112 。DMPT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易潮解结块(结块不影响效果),熔点128-131℃。有实验证明即使在石头上涂上这种东西,鱼也会去啃咬石头。
1、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有胡椒气味,有吸湿性。
2、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胃肠功能紊乱。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中等毒性。急性毒性:LD50:400~800mg/kg(大鼠经口)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3、二氢吡啶(Diludin)的化学名称为2, 6-二甲基-3,5-二乙基-1,4-二氢吡啶,是一种具有天然抗氧化剂VE的某些作用的新型多功能添加剂,可抑制脂类化合物的过氧化过程,形成肝保护层。同时,它还可改变血清中某些激素水平,促进畜禽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增强免疫功能,而且其代谢完全、几乎无残留。
4、主要由煤炼焦副产物中回收。吡啶及其同系物在粗制炼焦化学品中的分布较广,二甲基吡啶大约有23%存在于焦炉煤气中,22%存在于粗苯中,55%存在于焦油中。精制方法:将煤焦油中的二甲基吡啶馏分用邻甲酚加热溶解后冷却,收集析出的晶体。
5、-二甲氨基吡啶(英文名4-dimethylamino-pyridine,简称DMAP)是一种高效催化剂,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高、溶剂选择范围广、催化剂用量少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化学制药、生物化工、农药等行业。
1、二甲基吡啶环上电子云密度大更易于质子结合。2甲基吡啶碱性比吡啶强是因为二甲基吡啶环上电子云密度大更易于质子结合,2-甲基吡啶,又称α-甲基吡啶,是一种具有强烈不愉快吡啶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用作合成医药、染料、树脂的原料,可制取化肥增效剂、除草剂、牲畜驱虫剂、橡胶促进剂、染料中间体等。
2、二甲基吡啶和纯吡啶毒性相近有不愉快异臭,尽量避免吸入或者沾染皮肤表面。它比纯吡啶更加亲脂肪容易被吸收。
3、化学性质有碱性,能与无机酸、有机酸生成盐。与无机盐类和卤代烷等形成加成化合物。加氢时生成2,6-二甲基哌啶。用高锰酸盐氧化时,生成吡啶-2,6-二羧酸。2,6-二甲基吡啶气相时在脱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变成2-甲基吡啶和吡啶。具有刺激性,对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作用。
4、晚上好,2-甲基吡啶属于体内官能反应致瘫,它的部份反应机理类似未取代氮的甲苯,2-甲基吡啶与体内的无机酸和有机酸反应会生成对应的盐,在这些有机盐中,会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二甲基联吡啶铵盐」,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百草枯」。
5、-二甲基吡啶在苯甲酰化反应中作催化剂使用,可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该产品具有碱性,可以催化醇的硅烷基化反应;该试剂还能使缩醛脱保护。醇的保护 在无水2,6-二甲基吡啶存在时,醇羟基可硅醚化,产率高达99%,此反应常用于天然产物全合成中醇羟基的保护。
是薄荷。 香味很特别,我们那边炒石螺经常加点这个,能去腥。
灵草是近年来在麻辣火锅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香料。灵草,又称零陵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浓烈的香气,味道甘平。在麻辣火锅中使用时,一般用量不超过5克。市场上还有一种类似的香料,名为罗勒,可以替代灵草,其味道辛温,有治风寒、感冒头痛等作用。
香草荚(学名:Vanilla planifolia),又称香草、香子兰、香草兰、港澳地区音译作云呢拿,是香草的一种,常用作甜品的香料。该词也指从本植物中提取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同种香料。香荚兰的香味源自其种荚(香荚兰豆)里名为香草精的化合物。
咖喱粉 咖喱粉是以姜黄为主加入白胡椒、小茴香、桂皮、干姜、花椒、八角、茴香、芫荽籽、甘草、肉豆蔻等多种香辛料配制的粉末状调味料。成品为橘黄色,香味重,辣味轻。最早源于印度,故以印度所产最为有名。小茴香 小茴香是异国风情料理系列的常用香料。尤其是煮肉类的菜肴时经常会用到。
十三香的具体成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变化,但通常包括的香料有花椒、胡椒、丁香、草果、大茴、桂皮、木香、砂仁、白芷、山奈、良姜、小茴等。这些香料多来源于天然的中草药物,每种香料都有其特定的香味和功效。
1、化学性质有碱性,能与无机酸、有机酸生成盐。与无机盐类和卤代烷等形成加成化合物。加氢时生成2,6-二甲基哌啶。用高锰酸盐氧化时,生成吡啶-2,6-二羧酸。2,6-二甲基吡啶气相时在脱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变成2-甲基吡啶和吡啶。具有刺激性,对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作用。
2、l二氢吡啶的结构二氢吡啶的化学名称为2,6一二甲基一3,5一二乙酯基一l,4一二氢吡啶,是-种能溶于热乙醇,微溶于水,易氧化,无毒、无味的淡黄色粉末结晶,熔点l76~l83摄氏度。最早由苏联合成并应用,英文名“diludine”,音译“多犊锭”、“吉卢金”。
3、二氢吡啶,化学名称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淡黄色结晶物,无毒,无味,微溶于水,极易被氧化,需在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它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某些功能,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
4、这个是结构、 楼下的你没听说并不代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