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物理常考点:“密度的计算”例题精选

1、玻璃瓶的容积;合金滚珠的总质量;合金滚珠的密度。解:玻璃瓶的容积为300cm;合金滚珠的总质量为700g;合金滚珠的密度为5g/cm。 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

2、在中考物理中,密度的计算是常考知识点之一。让我们通过几个经典例题来掌握这一核心概念的运用。乌鸦喝水智解: 一只乌鸦投入石块于500cm的瓶子中,以解决饮水问题。水的初始体积为400cm,而石块体积为100cm。当石块沉入瓶底,总质量升至1160g。

3、④ 比较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

4、熟记公式与概念 基础是关键:物理学习的基础是公式和概念,必须熟记于心。背诵时,应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口念、手抄,以增强记忆效果。 理解特性:特别留意公式的特性和适用范围,确保在解题时能正确运用,避免混淆。

5、下面是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总结的很好!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

【河北中考】关于浮力密度的初中物理,计算盐水中盐含量

1、盐水的质量是:m=ρV=05g/cm×400cm=420g,列方程组:m盐+m水=420g m盐/ρ盐+m水/ρ水=400cm解得:m盐=35g ,m水=385g。

2、因为:F水浮力=p水gV ,F盐水浮力=p盐gV ,所以:F水浮力/F盐水浮力=p水/p盐 F水浮力、F盐水浮力、p水 已知。所以可求出盐密度。

3、密度 ρ盐水=ρ水(G-G2)/(G-G1)提示: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好几种,其中一种是 称重法 。

4、量筒里装一定体积的水V1,2,把木块放入水中测出水面的刻度V2,3,在量筒里倒入一定体积的盐水V3,再吧木块放入盐水测出盐水到达的刻度V。

关于测密度的问题(初三中考物理)?

铜的质量只是一个中间量,你到手的数据只有两次的体积。所以,判断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距时所用的表达式也只能含有体积数据,而不能有中间量——铜的质量:上图中,ρ1的表达式才是铜块密度的最终表达式,要用这个式子来判断。

利用水来间接测量物体的密度:在条件限制下,有时不能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或不能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这时就需要利用水来间接测量物体的密度。例2.小明想测出牛奶的密度,但手边只有天平、烧杯、足够量的水以及一瓶牛奶,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测出牛奶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

说明:由于可乐瓶形状并不完全是圆柱体,在测量体积时会产生很大误差,使测量结果准确性较差。

中考理化实验考哪几个

中考理化实验涵盖了多种基础实验操作,包括金属块密度的测定(铁、铜、铝之一)、盐水的密度测量,以及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如物理课本的宽度、水温、水果质量以及砝码重量等。此外,实验还涉及灯泡功率的测定、电阻阻值的测量,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关系的验证。

在中考中,理化实验涵盖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考生需在物理或化学这两门学科中随机抽取一门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操作遵循初中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要求,旨在检验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不仅计入考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还被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浙江省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物理科目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实验题目。在试题一中,考生需要使用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和待测液体(水)等器材,测量液体的质量。试题二则要求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量筒(量杯)和烧杯等工具,完成两项任务:测量摩擦力和浮力的大小,以及测量固体的体积。

江西省中考理化实验操作的总分是30分。这个成绩作为理化实验操作能力的一个评估,是中考成绩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理化实验操作考试通常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如溶液配制、酸碱性检测、电路连接等。

临沂中考实验考试的考题由市教学仪器站提供,每套试卷包含18个实验题目,分别对应物理、化学、生物各六个实验。考试前两天,各县区需要到市教学仪器站领取试卷。考试过程中,每个考场设立六个不同的考试组,每个考试组的题目都不相同,同一组的考生会做相同的实验题目。

中考理化生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物理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重量、长度、时间等,探究力、能、功等基本物理概念。化学实验:如探究酸碱中和、气体制备、电解水等基本化学现象。生物实验:如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等基本生物现象。

中考物理常见公式总结

1、斜面公式:拉力(F)乘以斜面长(L)等于物重(G)乘以斜面高(h)。滑轮组公式包括拉力(F)与绳子股数(n)、物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以及有用功(W有)与物重(G)、总功(W总)与额外功(W额)的关系。同时,还提供了机械效率(η)的计算方法。

2、功率的定义与计算: 功率的定义:功率表示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反映做功的快慢。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或者用力乘以速度表示。单位是瓦特。机械效率问题: 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是指在完成有用功的过程中,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机械效率不可能超过1。

3、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公式表达为I=V/R。焦耳定律: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表达为Q=I^2Rt。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在九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掌握公式是关键。功的计算公式为:W=Fs=Gh。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Fv。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公式W有/W总=P有/P总来计算。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动滑轮(滑轮组)的力可以通过公式F=G/n来计算,n代表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

5、速度公式:v = s / t密度公式:ρ = m / V重力公式:G = mg压强公式:p = F / S浮力公式:F浮 = ρ液gV排欧姆定律公式:I = U / R电功公式:W = UIt电功率公式:P = UI复习建议:夯实基础:先对教材内容和经典例题有基本理解,再进行归纳总结。

6、物理公式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就为大家来整理一下中考物理常见公式总结。

一道物理题,急急中考来了!!!

1、串联电路等流分压)甲灯实际功率大(P=I^2*R,电流相等,甲灯电阻大)甲的实际功率甲的额定功率 解析:额定功率为最大功率,是额定电压下的功率。而此题,甲灯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实际功率小。

2、第一步,分析当前的压力和压强情况。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据和情境,例如液体的体积、密度,固体的形状、尺寸等。第二步,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以改变压力或压强。这可能涉及到改变液体的体积、密度,或是改变固体的形状等。第三步,计算最后的压力或压强。

3、解题思路:根据成像原理,平面镜的成像,可以直观表现出来:就是以镜面为准,将实物对称画,即为实物所成的像。

4、思路:受力分析,当高压锅内压强的最大值应该是刚要把气阀顶起来,但是还没顶起来的一个极限条件。所以外界大气压向下,气阀重力也向下。锅内气体有向上的压强。由平衡条件可以求解。(×为乘法,/为除法)(1)解:F=P×S,F=G+Po×S(Po为当时的大气压强,由于输入法。

5、P=vF,v=P/F=24kW/800N=30m/s=108km/h 也就是汽车额定功率可以以30m/s的速度行驶。从交通习惯上来说,就是108km/h。(2) P=vF(注意和第一题已经不同了),F=f(阻力)+ma=800N+2t*1000kg/t*0.6m/s^2=800N+1200N=2000N。在开始的时候,功率P不到额定功率P。

6、但此时并不能推得b会不会落地,如果b不落地,直接-v^2/2a就能求得b在c落地后又上升的距离,再加上l就是答案。

关于密度的中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