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吡啶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其外观特征为具有强烈且不愉快的吡啶气味。对于纯度要求,其含量必须达到或超过99%,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标准。在物理性质方面,2-甲基吡啶的熔点为-70℃,这意味着在低温下它会呈现出固态。沸点则相对较高,为125℃,表明其挥发性适中。
-甲基吡啶,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散发强烈不愉快的吡啶气味。它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合成医药、染料、树脂的原料。在工业生产中,2-甲基吡啶能够制备化肥增效剂,为农业生产提供助力。
是吡啶的衍生物,两个甲基可以在不同位置,因此二甲基吡啶指的是多个物质 2-甲基吡啶,又称α-甲基吡啶,2-甲基吡啶和吡啶一样,能与无机酸或有机酸生成盐,与无机盐类、卤代烷等形成加成化合物。加氢时,根据条件不同得到α-甲基哌啶或吡啶。
熔点(℃):-6沸点(℃):141~144相对密度(水=1):0.9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7饱和蒸气压(kPa):88(79℃)临界压力(MPa):75辛醇/水分配系数:68闪点(℃):33溶解性:微溶于热水,微溶于乙醇,溶于乙醚、丙酮。
工业上使用的吡啶,约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盐性质的差别,把它和它的同系物分离。吡啶还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形的络合物。吡啶比苯容易还原,如在金属钠和乙醇的作用下还原成六氢吡啶(或称哌啶)。吡啶与过氧化氢反应,易被氧化成N-氧化吡啶。
1、健康危害:该品蒸气和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燃爆危险:该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2、健康危害:接触本品可出现疲乏、全身无力、嗜睡等,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步态不稳、短暂意识丧失等。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400~800mg/kg(大鼠经口);LD50800~1600mg/kg(小鼠经口)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3、-甲基吡啶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它对火源和高温非常敏感,在遇到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时,存在引发严重燃烧或爆炸的风险。在储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该物质在受热时会释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因此,储存条件至关重要。
4、健康危害: 接触本品出现疲乏、全身无力、嗜睡等,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步态不稳、短暂意识丧失等。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5、生物碱:包括吡咯、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3--乙烯基吡啶等。 不完全燃烧时还会形成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包括桥凯宴大量的NON2ON2O4等)。以上是烟草烟雾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命物质。请注意,这些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吸烟或接触烟草烟雾。
-甲基吡啶的主要用途包括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医药合成原料、染料和农药的合成等。在化学工业中,3-甲基吡啶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多种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吡啶环和甲基取代基赋予它独特的反应性能,使得它可以参与众多的化学反应,如烷基化、酰化、卤化等。
有机合成中用作溶剂,以及用于烟碱及烟酰胺制备。
在溶解性方面,3-甲基吡啶能很好地溶于水、乙醇和乙醚,这使得它在化学反应中可能作为溶剂或反应媒介被广泛使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它对大鼠的口经LD50值为790毫克/千克,这意味着在实验动物中,该物质的毒性较高,需要谨慎处理。
该化合物泄漏到土壤中,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有:毒害作用、生物积累、基因突变和致癌风险、影响植物生长。毒害作用:甲基吡啶是一种有毒物质,对土壤中的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会产生毒害作用。这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首先,从环境角度来看,2,4-二甲基吡啶的使用和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它具有中等毒性,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例如,它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和空气传播,对野生动植物造成威胁。其次,对人类健康而言,2,4-二甲基吡啶可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对身体有害。
自然界三大公害:废水 废气、噪声污染 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 工业废水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如果周边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会危害身体健康,重者死亡; 工业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木醋液中能被作物吸收作为营养补充成分的只有少数,而且具有杀 菌、杀虫作用的物质也只有一小部分。但是,木醋液却有着化肥和农药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如果能正确的使用木醋液,可以使肥料的吸收性能更好,效果更佳,而且还能减少作物的病虫害。
如粪污进(施)入量超过了土壤的承受力(土壤自净能力),便会出现不完全降解或厌氧腐解,产生恶臭物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起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
-甲基吡啶的理化特性如下: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它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带有不愉快的气味。熔点:在-17℃时,3-甲基吡啶会开始融化。沸点:它的沸点较高,为145℃。相对密度:与水相比,它的密度为0.96,略低于水。相对蒸气密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其蒸气密度是空气的21倍。
在物理性质上,3-甲基吡啶呈现出液体状态,颜色为无色,同时带有刺激性气味。其密度为0.9564,这意味着在标准条件下,它比水轻但比大多数有机溶剂重。它的熔点较低,为-13℃,而沸点较高,为1414℃。在安全操作中,它的闪点在闭式条件下为36℃,这是衡量挥发性液体火灾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主要成分: 纯品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在安全方面,3-甲基吡啶具有显著的燃爆风险。它被归类为易燃物质,这意味着在适宜的条件下,如遇到明火、高温或与氧化剂接触,就有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这种特性使得在处理和存储过程中必须格外谨慎,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深紫红色晶体。3甲基吡啶高锰酸钾氧化完全呈溶液为紫红色,高锰酸钾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剂反应可以被还原成Mn2加、Mn4加、Mn6加而褪色。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化学式为KMnO,为黑紫色结晶,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
-甲基吡啶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它对火源和高温非常敏感,在遇到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时,存在引发严重燃烧或爆炸的风险。在储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该物质在受热时会释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因此,储存条件至关重要。
外观与性状:无色、易燃、易挥发液体。具有不愉快的甜味。不纯物则为褐色。分子式: C6H7N分子量: 913密度:0.941g/cm3熔点:4℃沸点:1424°C at 760 mmHg闪点:5667°C蒸汽压:465mmHg at 25°C 溶解度: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熔点(℃):-43相对密度(水=1):0.92(20℃)沸点(℃):172分子式:C8H11N分子量:1218闪点(℃):57溶解性:溶于乙醇,可混溶于乙醚。 健康危害:该品蒸气和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燃爆危险:该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三甲基吡啶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其物理性质在我们的观察中表现为这样的特性。它的熔点较低,具体为-43℃,这表明在低于这个温度时,它会呈现出固态。相对密度方面,它比水轻,20℃时的相对密度大约为0.92,这意味着在水中,它会浮在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