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分子结构数据

这完全是两种化合物,不过在化学上属于同系物。 丙烯酸叔丁酯 CAS: 1663-39-4 结构如下: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CAS: 585-07-9 结构如下: 对比很明显差了一个甲基。

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分子特性如下:首先,它的摩尔折射率为40.45,这个数值反映了分子在溶液中的散射行为。在理想状态下,如果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其折射率会有所不同。其次,摩尔体积为159立方米每摩尔,这个参数衡量了分子在单位摩尔下的体积,对于理解其在空间中的分布和聚集方式至关重要。

丙烯酸叔丁酯 CAS: 1663-39-4 结构如下: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CAS: 585-07-9 结构如下:对比很明显差了一个甲基。

甲基丙烯酸丁酯易燃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高温、光照或紫外线都可能引发其聚合反应,带来火灾或容器破裂的危险。此化学品的化学性质独特,其CAS登录号为97-88-1,EINECS登录号为202-615-1,分子量为142,分子式C8H14O2,结构式为CH2=C(CH3)COOC4H9。

千帕。这种物质的挥发性有限,爆炸范围狭窄,上限为8%的体积分数,下限为2%。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甲基丙烯酸丁酯不溶于水,但它可以轻易地溶解于醇和醚等有机溶剂,这也扩大了其在多种化学应用中的兼容性。这些物理性质数据对于理解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储存、处理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以其国标编号33601和CAS号97-88-1知名,中文名唤作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英文名则为n-butyl methacrylate,又称为异丁酸正丁酯。它的分子式为C8H14O2,化学结构式为CH2C(CH3)COO(CH2)3CH3,呈现出无色透明,带有甜味和酯类特有的香气,商品通常会添加阻聚剂以保证其稳定性。

什么是甲基丙烯酸丁酯

1、甲基丙烯酸丁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丁酯的详细解释如下:甲基丙烯酸丁酯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属于丙烯酸酯类。在这种化合物中,丁基和丙烯酸基结合形成酯键。甲基丙烯酸丁酯在化学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常用于高分子合成、涂料、塑料、胶粘剂等领域。

2、甲基丙烯酸丁酯是一种无色、具有甜昧和酯气味的液体,商品一般加有阻聚剂。甲基丙烯酸丁酯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制造塑料、光学玻璃的粘结剂,纺织、皮革及造纸。

3、甲基丙烯酸丁酯(英文名称Butyl Methacrylate)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具有甜味和酯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甲基丙烯酸丁酯属微毒类有机化工产品,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完全是两种化合物,不过在化学上属于同系物。丙烯酸叔丁酯 CAS: 1663-39-4 结构如下: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CAS: 585-07-9 结构如下:对比很明显差了一个甲基。

通常﹐在物理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裂解﹐往往属於链式解聚﹐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解聚﹔而在化学因素作用下的裂解﹐则多属於无规断链﹐如各种不饱和橡胶的臭氧分解。显然﹐这两种裂解究竟是单独发生或者是同时存在﹐主要取决於高分子链的结构﹑性质及裂解的条件。

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它们针对的植物是不同的。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均聚物Tg:48℃;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均聚物Tg:107℃,你所说到的衣康酸结构式为HOOCCH2CCH2COOH,其均聚物热稳定性很低,在没有达到玻璃转化态时就已经热降解了,所以没有相关资料提供衣康酸均聚物的Tg值。丙烯酸树脂合成方面的书籍都会列有常用单体均聚物的Tg值。

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的物性数据

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折射率在20摄氏度时为4240,闪点测试中开杯测得的数值为50℃。其液相标准热熔为281焦耳每摩尔每开尔文,自燃点或引燃温度为259℃。在常温下,它的蒸气压只有2毫米汞柱,饱和蒸气压在20℃时为0.65千帕。这种物质的挥发性有限,爆炸范围狭窄,上限为8%的体积分数,下限为2%。

甲基丙烯酸丁酯呈现无色液体的外观特性,其在常温下的物理状态为液态。它的沸点范围大致在160~163℃,这意味着在这一温度区间,它会发生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转变。相对密度方面,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密度为0.894,低于水,这影响了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和行为。

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急性毒性数据显示在实验动物上具有一定的致死剂量。小鼠的腹腔内LD50(即半数致死剂量)为1490毫克/公斤,而兔的经皮LD50则为11300毫克/公斤。大鼠经口摄入的LD50相对较高,为20克/公斤。在吸入方面,大鼠的LC50(4小时内致死浓度)为19689毫克/立方米。

通常会添加氢醌单甲醚作为阻聚剂来控制其聚合过程。在毒性方面,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毒性相较于甲基丙烯酸甲酯较低。根据实验数据,大鼠经口摄入致死剂量(LD50)为每公斤体重20毫升。在防护措施上,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处理要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大致相同,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甲基丙烯酸丁酯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