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卡文迪许被称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1、卡文迪许测量地球的密度是从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常数着手,再推算出地球密度。他的指导思想极其简单,用两个大铅球使它们接近两个小球。从悬挂小球的金属丝的扭转角度,测出这些球之间的相互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求出常数G。

2、因此,卡文迪许被赞誉为第一个成功“称量”地球的人,他的贡献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地球质量为965*10^24千克,也就是大约60万亿亿吨,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号称“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因为他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万有引力常数的值。早在公元2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埃塞托色尼就利用太阳光直射原理,估算出了地球的直径,得到的数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

4、而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用非常巧妙的用实验的方式测量出万有引力常数,从而证明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它还推测出地球的密度,从而称量出地球的质量,卡文迪许因此被称为称量地球的第一人。卡文迪许成就的第二方面就在化学方面,在化学领域内,他的成就同样突出。

5、年,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1731-1810)以其卓越的实验技巧,首次精确测量出了地球的质量。这项成就令他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卡文迪许的研究基于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深刻理解。他设计了一种巧妙的扭秤实验装置,通过测量两个小球之间的引力,间接推算出了地球的质量。

怎样测出铅球的密度(5种方法)

1、测的话,比较实际的方法就一种,测得质量和体积,然后作比求密度,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或测力计测出重力除以g间接测,体积的话把铅球扔到水里,测排开水的体积。

2、先把铅球放到水里(水是满的),得出排出水的体积,即铅球的体积。然后用天平测出铅球的质量,则密度=质量/体积。。

3、用电子秤测质量,用排水法测体积,再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便可。

4、把该铅球放入水中,需要没过它,没出来的体积就是它的体积。然后用它的质量除以体积就是密度了。

...0.05)g,求铅球的密度p,并用标准形式写出测量结果.

1、铅球的直径为d=(000±0.002)cm,其体积应该是:,V 球 = (4/3) 14 R^3 ,V=0.75*14*64=150.72 。

2、方法一:求实际密度:ρ=m/v=27g/20cm3=25g/cm37g/cm3,因此是空心的。方法二:求质量:假设此球是实心的,则质量应为m=ρV=7g/cm3×20cm3=54g27g,因此是空心的。

3、这样的测量结果也不是理想的。因此,测量的精密度只是衡量测量结果质量的一个方面。通常情况下,仪器的精密度会影响测量的精密度。如果仪器的精密度越高,那么测量得到的数据的精密度也会相应提高,标准偏差也会更小。这就要求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精密度高的仪器,以减小实验误差。

体育课后小明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他找来了电子秤和两个塑料盆_百度知...

1、铅球的密度为p铅=m铅/V铅=m1/[(m3-m2)/p水)=m1*p水/(m3-m2)照着课本自己做吧,不要太懒!小朋友,做功课要自己思考,不懂就问老师。不要在这里投机取巧啦。

2、主要判定器械落地点是否有效。先确定铅球落地在地面上留下的离抵制板最近的痕迹!用皮尺丈量的要求:尺要通过投掷区的圆心。尺的起始处在铅球落地在地面上留下的离抵制板最近的痕迹,然后看通过投掷区圆心的尺与抵制板内沿相交的数值,就是你要得距离(成绩)。

3、把该铅球放入水中,需要没过它,没出来的体积就是它的体积。然后用它的质量除以体积就是密度了。

4、m 3,今用去一半,则钢瓶内剩下的液化气密度为多少? 上体育课用的铅球,质量是4千克,体积是0.57分米3,这种铅球是用纯铅做的吗?(铅的密度为13×103千克/米3。先运用计算方法,把得出的结果再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结论。) 一个铁件质量390千克,若改用铝来浇铸,它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怎样测铅球的密度(不能损坏铅球)

用电子秤测质量,用排水法测体积,再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便可。

先把铅球放到水里(水是满的),得出排出水的体积,即铅球的体积。然后用天平测出铅球的质量,则密度=质量/体积。。

测的话,比较实际的方法就一种,测得质量和体积,然后作比求密度,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或测力计测出重力除以g间接测,体积的话把铅球扔到水里,测排开水的体积。

如何测量铅球的密度

1、测的话,比较实际的方法就一种,测得质量和体积,然后作比求密度,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或测力计测出重力除以g间接测,体积的话把铅球扔到水里,测排开水的体积。

2、先把铅球放到水里(水是满的),得出排出水的体积,即铅球的体积。然后用天平测出铅球的质量,则密度=质量/体积。。

3、把该铅球放入水中,需要没过它,没出来的体积就是它的体积。然后用它的质量除以体积就是密度了。

4、用电子秤测质量,用排水法测体积,再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便可。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