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这些药物可以增强井冈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杀菌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井冈霉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降低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2、甲霜恶霉灵最佳搭配有:春雷霉素、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 春雷霉素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吸收并运转到各个部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甲霜恶霉灵是一种内吸性高效杀菌剂,可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两者混合使用可提高药效并增强保护作用。
1、吸湿性极强。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易被多种微生物降解失活。理化性能和生物活性与日本开发的有效霉素(Validamycin)相似。生物活性:主要用于防治丝核菌引起的各种立枯病、纹枯病,对稻曲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水稻对井冈霉素的吸收能力差,但可以在有水条件下通过毛细管作用向水稻上部扩散。
2、细菌性病害:常用药剂有6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300ppm农用链霉素、800倍井冈霉素。重茬、长期栽培时,软腐病会发病严重。在小苗期,此病不会发生,一般到第三年,花芽达到20至30厘米高度时,发现球茎突然都会烂掉,在山上也会发生。这时只能全部销毁,否则容易导致病害传染给健康植株。
3、生理特性 稻瘟病原菌菌丝发育的温度范围为8-37℃,以26-28℃为最适宜。分生孢子在10-35℃之间都可形成,以25-28℃为最适宜。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温度要求与孢子形成相同。病菌湿热处理,分生孢子经52℃处理5-7分钟、谷颖内的菌丝体经55℃处理5分钟。

1、井冈霉素使用方法水稻病害的防治:纹枯病一般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前期或盛发初期,每次每亩用5%可溶性粉剂100-150克,兑水75-100公斤,针对水稻中下部喷雾或泼浇,间隔期7-15天,施药1-3次;水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期,每亩用5%水剂100-150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雾。
2、治疗方法:在水稻孕穗期的时候,每亩地使用225-450ml的5%井冈霉素兑水稀释喷洒,或者是在水稻抽穗前10天左右,每亩地使用400ml的14%络氨铜兑水稀释喷雾。也可在水稻破口前6天左右,每亩地使用100g的15%井冈霉素A水剂或者是100g的2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兑水稀释喷雾。水稻稻瘟病苗期防治效果好。
3、井冈霉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井冈霉素可以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使用,使用时需按照推荐剂量进行,不可过量使用。同时,为了保证其最佳效果,使用时需要注意天气条件,避免在雨天或露水较大的情况下使用。此外,井冈霉素的安全性较高,但在使用时仍需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4、【使用方法】:水溶性粉剂:水稻每亩用药25克,加水75-100公斤稀释搅匀喷雾;或加水250-300公斤泼浇。3%水剂:每亩用170-250克,加水75-100千克,稀释搅拌喷雾;或加水250-300千克泼浇。其他 水剂品种根据其不同含量,按照比例相应减少用药量。使用时喷雾、拌种、灌土等。
5、可喷洒井冈霉素1%的溶液,浓度为0.5kg对水200kg,或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菌灵、退菌特等可湿性粉剂,按照500倍、600倍、1500倍和800-1000倍的比例。喷药时,特别要注意西瓜植株的基部和叶鞘部位,给予重点保护。最后,推荐在发病初期使用移栽灵混剂进行喷洒,这是一种有效的辅助防治方法。
6、银收成井冈蜡芽菌使用方法是直接喷洒使用,喷洒3天后可有效抵御病菌对作物的侵害。本产品是内吸作用较强的农用抗菌素,当水稻纹枯病病菌的菌丝接触到药液后,能较快的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菌体内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引起治疗作用。
例如,氯、溴、二氧化氯、臭氧和次氯酸钠等属于无机杀菌剂;氯酚类、季铵盐类、氯胺类和大蒜素等则属于有机杀菌剂。按药剂杀生的机制来分,一般可分为氧化型和非氧化型杀菌剂两类。例如,氯、次氯酸钠、溴、臭氧和氯胺等为氧化型杀菌剂;季铵盐、二硫氰基甲烷等属于非氧化型杀菌剂。
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抗菌素类杀菌剂】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拓展小知识:常见的农用杀菌剂有哪些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防治谱广的杀菌剂:有些杀菌剂具有广泛的防治谱,比如多菌灵(mancozeb)、代森锰锌(maneb)等,能够有效控制多种真菌性病害。这类杀菌剂适合在不确定具体病害种类时使用,或者作为预防性措施。 针对性强的杀菌剂:对于特定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选择针对性强的杀菌剂更为合适。
井冈霉素是可以打蔬菜的,属低毒杀菌剂,主要用于水稻纹枯病,也可用于水稻稻曲病、玉米大小斑病以及蔬菜和棉花、豆类等作物病害的防治。属抗菌素类农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并注意防腐、防霉、防热。
井冈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病害防治的高效农药。在水稻病害防治方面,对于纹枯病,建议在水稻封行至抽穗前期或盛发初期,每亩使用5%可溶性粉剂100-150克,配以75-100公斤水进行喷雾,或者泼浇在水稻的中下部。施药间隔期为7-15天,一般施药1-3次。
在农业应用中,井冈霉素的适用范围广泛。它主要针对水稻的重要病害,如纹枯病,同时也能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以及玉米大小斑病。此外,它在蔬菜和棉花、豆类作物的病害防治中也表现出色。
原因:井冈霉素主要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等病害,那么用药靶标就是小麦,要把要尽可能喷洒到小麦上效果才好,而除草剂的作用靶标是麦田的杂草,那么要尽可能喷洒到杂草上才能起到最好的杀草效果。
常用药剂井冈霉素目前对小麦纹枯病仍有效果,但持效期较短,对发病较重的田块,应采取高药量、大水量的方法,如每公顷用5%井冈霉素水剂7500毫升加水750~1125千克喷洒,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选用井冈霉素与枯草芽孢杆菌或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有利于提高防效,延长持效期。
井冈霉素防治对象主要用于小麦纹枯病,也可用于水稻稻曲病、玉米大小病以及蔬菜和棉花、豆类等作物病害的防治。多年大规模的田间使用结果显示其“防效高、无药害、无污染”的环保型农药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