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的碱性大小比较的关键是比较氮上孤对电子的碱性,即孤对电子的给出能力,在气态情况下,一般来说,碱性:无机碱(有氢氧根)三级碱二级碱一级碱芳香碱酰胺(接近中性)亚酰胺(弱酸性)。胺的碱性以碱性电离常数Kb或其他负对数值pKb表示,Kb值越大或pKb值越小,胺的碱性越强。
碱性顺序为:Ph-N(CH3)2 Ph-NH2 苯并奎宁环 奎宁环 第一个含有基团:-NH2所以碱性最大。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该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推论(更具操作性):A)一般金属活动性越大(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位越靠前),该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
、盐酸(HCl)、高氯酸(HClO)、氢溴酸(HBr)、氢碘酸(HI)四大强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钡Ba(OH)、氢氧化钙Ca(OH)因为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
脂肪胺的碱性强于芳香胺,更强与氮杂芳环的碱性。所以哌啶的碱性最强。吡咯的氮的孤对电子参与芳环共轭,但是吡啶类氮原子不参与,有孤对电子,所以吡咯的碱性最弱。因为喹啉的氮的孤对电子比吡啶更加集中,或者说结合氢离子后正电荷能够更加分散,所以喹啉的碱性比吡啶强。
碱性大小排序为 (CH3)2NH CH3NH2 (CH3)3N NH3 由于甲基是供电子基,因此,甲基的引入,会使氮原子的负电荷密度增大,而使碱性增强。但三甲胺中,三个氢都被比氢原子大得多的甲基取代,使得氮原子附近的空间位阻很大,造成三甲胺的孤对电子给出显得困难,所以碱性反而比甲胺和二甲胺弱。

1、六氢吡啶和4甲基吡啶碱性比较 ,吡啶的还原产物为六氢吡啶(哌啶),具有仲胺的性质,碱性比吡啶强(pKa12);主要是吡啶里面含有共轭双键,相间的π键与π键相互作用(π-π共轭效应),生成大π键,电子更加稳定,造成了吡啶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比较低,因此其碱性要比哌啶弱。
2、工业上使用的吡啶,约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盐性质的差别,把它和它的同系物分离。吡啶还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形的络合物。吡啶比苯容易还原,如在金属钠和乙醇的作用下还原成六氢吡啶(或称哌啶)。吡啶与过氧化氢反应,易被氧化成N-氧化吡啶。
3、在还原反应中,六氢吡啶(哌啶)是吡啶的产物,具有仲胺性质,碱性强于吡啶。
4、除作溶剂外,吡啶在工业上还可用作变性剂、助染剂,以及合成一系列产品(包括药品、消毒剂、染料、食品调味料、粘合剂、炸药等)的起始物。吡啶还可以用做催化剂,但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影响产品质量。用作缓蚀剂,吡啶对金属起到缓蚀作用,利用其吸附作用达到缓蚀作用。
5、吡啶的结构与苯非常相似,近代物理方法测得,吡啶分子中的碳碳键长为139pm,介于C-N单键 (147pm)和C=N双键(128pm)之间,而且其碳碳键与碳氮键的键长数值也相近,键角约为120°,这说明吡啶环上键的平均化程度较高,但没有苯完全。
1、碱性是由氮体现的,(1)先比较吡啶和吡咯,吡咯氮原子的孤对电子与环上的双键共轭,所以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碱性减弱,而吡啶的孤对电子不参与共轭,所以碱性强。(2)比较甲基吡啶和吡啶的碱性,由于甲基是给电子基,所以甲基吡啶上氮原子电子云密度高于吡啶的,因此甲基吡啶的碱性最强。
2、c、吡啶。吡啶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吡啶在工业上可用作变性剂、助染剂,以及合成一系列产品(包括药品、消毒剂、染料等)的原料。
3、排序应该是:acdb(吸电子效应,羰基ClOH)。脂肪胺的碱性强于芳香胺,更强与氮杂芳环的碱性。所以哌啶的碱性最强。吡咯的氮的孤对电子参与芳环共轭,但是吡啶类氮原子不参与,有孤对电子,所以吡咯的碱性最弱。杂环胺碱性比较,应该就是比较氮原子上的那一对孤对电子的活性。
4、结构和物理性质不同苯胺由苯环和氨基组成,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吡啶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
5、是。甲基吡咯烷酮是易燃易爆。甲基吡啶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6H7N,分子量9126。中文名称:甲基吡啶英文名称:Methylpyridine英文别名:HSDB5819;Picoline;Pyridine,methyl-CAS号:1333-41-1EINECS号:215-588-6分子式:C6H7N分子量:9126。
6、或最小的起始编号)依次编号。例如,含有甲基基团的杂环化合物可以称为“甲基吡啶”。对于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如吡咯烷、噻吩、咪唑等,可以在主环的名称前加上特定的前缀来命名。
1、二甲基吡啶环上电子云密度大更易于质子结合。2甲基吡啶碱性比吡啶强是因为二甲基吡啶环上电子云密度大更易于质子结合,2-甲基吡啶,又称α-甲基吡啶,是一种具有强烈不愉快吡啶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用作合成医药、染料、树脂的原料,可制取化肥增效剂、除草剂、牲畜驱虫剂、橡胶促进剂、染料中间体等。
2、甲基吡啶碱性比吡啶强是因为电子云密度更大。因为2甲基吡啶环上电子云密度大更易于质子结合,所以 2甲基吡啶碱性大于吡啶。
3、这是因为吡啶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特性使其碱性较弱。吡啶与强酸形成稳定的盐,结晶型盐在分离、鉴定和精制中有所应用。其碱性在化学反应中作为催化剂脱酸剂,由于其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良好溶解性,其催化作用超越了无机碱。吡啶不仅与酸,还能与路易斯酸形成盐,表现出叔胺特性。
4、碱性是由氮体现的,(1)先比较吡啶和吡咯,吡咯氮原子的孤对电子与环上的双键共轭,所以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碱性减弱,而吡啶的孤对电子不参与共轭,所以碱性强。(2)比较甲基吡啶和吡啶的碱性,由于甲基是给电子基,所以甲基吡啶上氮原子电子云密度高于吡啶的,因此甲基吡啶的碱性最强。
5、原因是吡啶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处于sp2杂化轨道中,其s轨道成分较sp3杂化轨道多,离原子核近,电子受核的束缚较强,给出电子的倾向较小,因而与质子结合较难,碱性较弱。但吡啶与芳胺(如苯胺,pKa 6)相比,碱性稍强一些。
1、吡啶碱与喹啉类化合物一起统称焦油碱。是高温煤焦油加工产品中的碱性物质, 主要有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和三甲基吡啶等。吡啶碱存在于煤焦油的轻油馏分、酚油馏分以及焦炉煤气净化所产生的剩余氨水和半直接法制硫酸铵的母液中。吡啶碱在煤焦油中的含量为0.2~0.3%。
2、焦油中的吡啶碱类主要是高沸点的吡啶衍生物和喹啉衍生物,它们的沸点多在160℃以上,称之为重质吡啶碱类。目前,我国提取其中的2,4,6-三甲基吡啶和工业喹啉。吡啶碱类能与水互溶,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而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越难溶。
3、含有一个能够与氢离子结合并失去一个氢离子的基团。六元杂环吡啶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它的价电子轨道上有一个孤对电子,这个孤对电子可以参与到碱性反应中,与氢离子发生反应,结合并失去一个氢离子,形成阴离子,因此它被认为是一元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