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基本概念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知识点 1 密度的概念 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
密度的测量:用天平来测量质量,量筒主要是用来测体积,得出质量和体积之后用公式ρ=m/v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在使用量筒之前,要观察它的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底部或者凸面的顶部相平。(2)测量不规则固体时可以用排水法。
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0×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0×10^3千克,密度通常用“ρ ”表示,读“rou”。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10^3千克/米^3。
定义公式:P=M/V 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水、金属块(小)、细绳。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初二物理复习指导质量和密度 复习要点: 质量: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3)质量的测量 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要会正确调节,使用托盘天平。
温度:温度是影响物质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导致物质的密度降低。相反,当温度降低时,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减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使物质的密度增加。压力:压力也是影响物质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死海海水密度达到3g/cm 3 ,大于人体密度,所以人可以在死海中漂浮起来。) 套用 科学上 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可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可计算某些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可计算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可计算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综上所述,可见密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2、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密度有: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每立方米;冰的密度是900千克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煤油的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水银的密度是13600千克每立方米;钢铁的密度是7900千克每立方米;铜的密度是8900千克每立方米;铝的密度是2700千克每立方米。
3、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密度与鉴别物质 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方法 :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1、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在不同温度的水里滴上一点色彩的话,因为水的密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不过这需要格外小心,毕竟水的密度相差不大。最令我们关心的不是水的密度变化,而是水密度变化中的一个反常现象。
2、氢气球,密度不同,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会漂起来,还有孔明灯,热气球等。压强的,有个实验,装满水的杯子,盖上一张硬纸,水杯倒过来,不会洒。浮力的,好像很多吧。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了解物质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 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上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4、气球 气球有热气球和充有氢气(或氦气)的气球,它们都是利用气球平均密度小于大气密度在大气中上浮。跟液体中物体上浮的不同,是高空大气稀薄,也就是密度较小,大气压也小,气球会向外膨胀。到整个气球的平均密度跟外面大气的密度相等的时候,气球不会再上升。
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ρ表示物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的体积。这个公式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质量,也可以用于计算密度和体积。这个公式是来自物理学和相关领域的基本公式之一,常用于物体的质量、密度和体积相关计算。②知识点运用: 这个公式在很多相关的应用中都有用到。
定义公式:P=M/V 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水、金属块(小)、细绳。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用公式表示为ρ=m/v,常用单位:kg/m^3。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相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质状态相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数值上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式中R为气体常数,等于2814米2(秒2*开)。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对一般气体,如果密度不大,温度离液化点又较远,则其体积随压力的变化接近理想气体;对于髙密度的气体,还应适当修正上述状态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