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CH2=CH2)中六个原子都共面,在结构式C(CH3)CH2CH3=CHCH2CH3中,乙烯左边C的两个氢分别被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可以把直接和左边C相连的两个C看成乙烯中左边原本的两个氢,所以直接和左边C相连的两个C与左边C一定共面。
由于乙烯基之间位阻,不能全共面(如果是高中考试问你最多几个原子共面,你就全算上,高中不考虑这么多)空间位阻效应又称立体效应。空间位阻效应主要指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彼此接近而引起的空间阻碍作用。如酶反应中空间位阻会降低其催化活性。
乙烯有4个氢原子的约束,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所有6个原子组成的乙烯是共面。H-C-C角是123°;H-C-H角是114 °,接近120 °,为理想sp 2混成轨域。这种分子也比较僵硬:旋转C=C键是一个高吸热过程,需要打破π键,而保留σ键之间的碳原子。VSEPR模型为平面矩形 立体结构也是平面矩形。
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最大值为极大值和f(a) 、f(b)中最大的一个。最小值为极小值和f(a) 、f(b)中最小的一个。 f/(x0)=0不能得到当x=x0时,函数有极值。 但是,当x=x0时,函数有极值 f/(x0)=0 判断极值,还需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说明。
个。苯环原子共面指的是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原子和苯环共面。右边苯环的C与左边苯环共面,但其他原子可以在另外平面上。右边甲基的C与右边苯环共面。至多14个。全部C原子。3对位就是苯环对角线上位置。与邻位、间位相对。

1、这个化合物的母体是苯环(而不是己三烯)。俗名叫对-甲基苯乙烯。IUPAC名称是:1-乙烯基-4-甲基苯。
2、hexane-己烷。methyl-甲基。ethyl-乙基。
3、环己烷有氧与醛结合的根据碳的数目加烷的原则命名。在分子中选择一条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根据主链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叫做某烷。将主链以外的烷烃看作是主链上的取代基或叫支链。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支链所在的位置以它做连接的碳原子的号数表示。
1、B。正确。因为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与氢原子共面。对甲基苯乙烯相当于是一个甲基到代苯的一 个氢原子,一个乙烯基取代对位上的一个氢原子,因为这两个氢原子本来共面,所以取 代上来的甲基上的碳原子,与乙烯上的那个取代氢原子的碳原子也一定共面,而乙烯是 直线分子,所以所有的碳原子都是共面的。
2、过氧化氢异丙苯的结构式可以表达为C6H5-C(CH3)2-OOH。单分子分解,生成:二苯基异丙醇、2-甲基苯乙烯:双分子分解:生成:苯乙酮、甲酸、二甲基苯甲醇、2-甲基苯乙烯。
3、苯乙烯是一种含有双键的芳香烃,其结构中除了苯环外,还有一个碳碳双键。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碳碳双键,即C6H5-CH=CH2。苯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苯和甲苯等有所不同,因其含有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
4、乙炔(acetylene)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含碳碳叁键,结构式H-C≡C-H,结构简式CH≡CH,最简式(又称实验式)CH,分子式 C2H2,乙炔中心C原子采用sp杂化。
1、有机基团优先次序:氢基 重氢基 (氘基) 甲基 乙烯基 叔丁基 乙炔基 苯基 氰基 醛基 甲酰基 1乙酰基 1羧基 1甲酯基 1氨基 1乙酰氨基 1二甲氨基 1亚硝基 1硝基 1羟基 乙氧基。
2、将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顺序在前,原子序数小的顺序在后,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元素顺序:IBrClSPFONCDH。在同位素(isotope)中质量高的顺序在前。
3、当一个有机物分子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能团时,我们就把序号排在前面的作为母体,排在后面的看成取代基。主链上碳原子序号编排,给主链上C原子编号,一般从靠近支链一端开始。如果不管从哪一端开始编号,第一个取代基的位次都相同,在编号时,应使第二个取代基的位次尽可能小。
4、基团次序规则优先顺序:是由双键碳上直接相连的两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来决定,原子序数大者为优。次序规则也称为顺序规则,是有机化学中判断取代基或基团优先次序的一个重要规则,进行原子或原子团次序排列而提出的一个规则。若原子序数相同时,则比较相对原子质量数大小。
5、顺序如下:IBrClSPFONCDH,在同位素(isotope)中质量高的顺序在前。首先根据次序规则比较出两个双键碳原子上所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基的优先次序,当两个原子上的较优原子或基处于双键的同侧时,其构型用Z表示,称为Z式。较优原子或基在异侧时,其构型用E表示,称为E式。
有机化学命名规则答案如下:第一步,选主官能团,以羧酸为主官能团,称为酸第二步,选母体,选择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作己酸第三步,编号,从羧基端开始编号,位次为1号碳,2号碳…第四步,取代基次序根据次序规则,原子序数ClOC,所以大者顺序大,写后面。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x0d\x0a\x0d\x0a一,系统命名法(IUPAC)\x0d\x0a\x0d\x0a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