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左右。每年4-5月左右开始出现蚊子,8月中下旬达到活动高峰,等到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蚊子会停止繁殖,大量死亡。极少数蚊子会生活在温暖隐蔽的地方,比如墙壁缝隙,可以挡风御寒。所以蚊子一般要到10-11月左右才会消失,但是对于常年高温的地方,可能一年到头都有蚊子。
蚊子的活跃季节通常从4-5月开始,8月中下旬达到活动高峰。 当气温下降至10摄氏度以下时,蚊子会停止繁殖并大量死亡。 在温暖的地方,极少数蚊子可能在高墙缝隙等隐蔽处存活过冬。 一般而言,蚊子要到10-11月才会消失,但在全年温暖地区,蚊子可能全年都存在。
上午9点到10点以及下午4点到5点,主要是白纹伊蚊活动的时间。晚上7点到11点以及凌晨2点到4点,则是淡色库蚊的天下。而晚上9点到10点,三带喙库蚊也会出来觅食。日落一小时后至黎明前,中华按蚊也会出来叮人。如果温度上升(例如23至25摄氏度)或在满月之夜,吸血蚊子的活动频率会增加。
地球陆地将近5亿平方公里,就算只有一亿平方公里适合蚊子生存,且将平均密度定为每平方公里十公斤(保守估计),这就是十亿公斤的蚊子,也就是一百亿吨蚊子!(当然,不同季节也会有变化。
蓝鲸的身体可长达33米,重达181吨,是一个庞然大物。提起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大家都会想到鲸鱼,尤其是蓝鲸。 鲸鱼之所以能长这么大,原因复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些线索。 蚊子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小动物之一。成年蚊子的体重可能只有20毫克左右,相当于一颗尘埃颗粒的重量。
当蝗虫大规模发生时,个体数量可以达到7至12亿,总重量约为1250至3000吨。它们的群飞覆盖面积可达500至1200公顷,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

1、蚊子传播有时像接力一样,一楼的蚊子可以飞到七楼,七楼的蚊子可以飞到十三楼,以此类推。而且,一般楼顶也会成为蚊子的繁殖场所。
2、蚊子的活动范围一般就是在六层以下,和蚊子的飞行高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蚊子的飞行高度一般也就是十米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三十米,所以六层的层高完全是超过了蚊子的非常高度的。其实住多少层都会有蚊子,只不过1到5楼蚊子会多一些,越高的地方蚊子会相对较少。
3、蚊子能飞到的最高楼层一般在20层左右,但实际活动和密度随高度骤减。 影响蚊子高度的核心因素蚊子自身的飞行极限约15-25米(对应5-8层)。但电梯井道、通风管道和风力运输能将其送抵更高层。我国多地疾控部门监测数据显示,部分高层社区在21层仍检出活体蚊虫。
4、可以进屋。很多人认为住了高层,尤其是10楼以上,蚊子应该会望楼兴叹了吧。其实,所谓的住得高蚊子少,只是相对低楼层而言蚊子出现的概率小一点,仅此而已。因为,蚊子会爬楼。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蚊子一次性能够飞行的垂直高度大约在10米左右。它一般在离巢300米为半径的球型区域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