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如下:系统命名法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烷烃的命名有“三步骤”、“五原则” 系统命名步骤:(1)找主链(对应原则①②)。(2)编碳号(对应原则③④⑤)。(3)写名称: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数字意义:阿拉伯数字---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相同取代基的个数。写取代基时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包括选主链、编碳号、定名称三个主要步骤。选主链:烷烃的命名首先要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称为选择主链原则。这条主链上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就决定了烷烃的命名,如含有四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丁烷。编碳号:选定主链之后,需要对碳原子进行编号。
C-C-C-C 1 2 3 4 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如甲基-CH4,乙基-CH2-CH4)写在“几烷”前,取代基所连主链C原子对应的数字写在最前面,并和文字用短线“-”隔开。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原则和内容是:命名时,首先要确定主链。主链具有多少个碳原子,即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的顺序确定母体为X烷。命名烷烃时,确定主链的原则是:首先考虑链的长短,长的优先。若有两条或多条等长的最长链时,则根据侧链的数目来确定主链,多的优先。

1、将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顺序在前,原子序数小的顺序在后,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元素顺序:IBrClSPFONCDH。在同位素(isotope)中质量高的顺序在前。
2、通常来说,它们的取名顺序是:卤素基团(如氟、氯等) 烷基团(如甲基、乙基等) 烯基团(如乙烯基等) 炔基团(如乙炔基等) 烷基卤素(如氯乙基等) 烷基氧(如甲氧基等) 烷基硫(如甲硫基等) 烷基氮(如甲氨基等)。这些基团通常按照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在分子名称中。
3、有机基团优先顺序:氢基、重氢基(氘基)、甲基、乙烯基、叔丁基、乙炔基、苯基、氰基、醛基、甲酰基、乙酰基、羧基、甲酯基、氨基、乙酰氨基、二甲氨基、亚硝基、硝基、羟基、乙氧基。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质量数大的优先。几种常见原子的优先次序为:IBrClSPONCH。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 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等命名。 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炔烃 命名方式与烯类类似,但以含有叁键的最长链当作主链。
CH3CH2C(CH2CH3)2CH2CH3的名称为3,3-二甲基戊烷。烷烃的命名原则是: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
碳五氢十二,命名上是属于戊烷。其中共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叫做: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基本上是按照碳原子的数量进行命名。一个碳原子叫做甲烷,2个叫乙烷,3个叫丙烷。就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以此类推。
CH4叫甲烷,CH3CH3叫乙烷,CH3CH2CH3叫丙烷;(2)C15H30叫十五烷。为了区别异构体,用“正”、“异”和“新”来表示。普通命名法简单方便。但只能使用 于结构比较简单的烷烃。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烷烃必须用系统命名法。
有机化学命名规则答案如下:第一步,选主官能团,以羧酸为主官能团,称为酸第二步,选母体,选择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作己酸第三步,编号,从羧基端开始编号,位次为1号碳,2号碳…第四步,取代基次序根据次序规则,原子序数ClOC,所以大者顺序大,写后面。
1、-三甲基-丁烷CH3CCHCH3 CH3CH3 丙烷有两各氢,因此丙基有2种、C4H10 有两种,正丁烷有2种氢,异丁烷有2种氢,因此C4H9Cl有四种,含有两个甲基 一个乙基的庚烷的同分异构体,因含有两个甲基,说明只有一个乙基,主链是戊烷,所以只能是3-乙基戊烷。
2、CH3-CH2-CH2 CH3 选C.2-甲基-3-乙基己烷。
3、-三甲基己烷,不叫2,4,5-三甲基己烷,因2,3,5与2,4,5对比是最低系列。 取代基次序IUPAC规定依英文名第一字母次序排列。我国规定采用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优先基团放在后面,如第一原子相同则比较下一原子。 2-甲基-3-乙基戊烷,因—CH2CH3—CH3,故将—CH3放在前面。
4、比如写庚烷异构体,先写正庚烷,CH3CH2C2CH2CH2CH2CH3。然后取下一个碳原子,写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取下2个碳原子,这就用到“支链由整到散”了,先写支链是整的,也就是乙基,3-乙基戊烷;再写支链是散的,也就是2个甲基,2,2-二甲基戊烷、3,3-二甲基戊烷……等等。
5、中,给主链碳原子编号时,起点碳应是右边而不是左边,即该烃名称为3—甲基—4—乙基己烷,而不是4—甲基—3—乙基己烷。 启示二:在主链两端等距离地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从靠近简单取代基的一端给主链编号。即两端等距不同基,起点靠近简单基。
C |C-C-C-C-C-C | | | C C C-C | | C C | C这个才是你所说的己烷正确命名应该从右边那个开始到4以后往下走5,6,7,很显然是庚烷。
、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为了区别异构体,直链烷烃称“正”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新”某烷。例如: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分别称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比如写庚烷异构体,先写正庚烷,CH3CH2C2CH2CH2CH2CH3。然后取下一个碳原子,写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取下2个碳原子,这就用到“支链由整到散”了,先写支链是整的,也就是乙基,3-乙基戊烷;再写支链是散的,也就是2个甲基,2,2-二甲基戊烷、3,3-二甲基戊烷……等等。
②正确。不同取代基离主链的两端远近相同时,编号优先考虑简单取代基;命名时简单取代基写在前面,复杂取代基写在后面。③错误。编号要遵循取代基尽量多、支链尽量小的原则;其正确命名应该是2,3,5-三甲基-4-乙基己烷。注意,若命名为:2,4,5-三甲基-3-乙基己烷,就是错误的。④错误。
当链长相同时,选取烃基多的碳链为主链,应该是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下列有机物的名称,右()A. 3,3 - 二甲基戊烷B. 2,3 - 二甲基-2 - 乙基丁烷 C. 3 - B基戊烷e 2,5,5 - 三甲基己烷 3。在以下的有机不正确的()A. 3,3 - 二甲基-1 - 丁烯的B. 1 - 甲基戊烷 C. 4 - 甲基-2 - 戊烯的名称D,2 - 甲基-2 - 丙烯 4。
有机化合物命名有俗名、习惯命名法(又称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其中系统命名法最为通用,最为重要。俗名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存在与性质而得到的名称。例如,甲烷又称坑气、沼气;甲醇又称木醇等。天然物质通常具有俗名。
华为除了用鸿蒙来命名新系统之外,很多网友还调侃说华为用了一整本《山海经》来命名自己的科技产品,例如: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这样的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有诗意和很浪漫?这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华为自主操作系统之所以取名为鸿蒙,就是说他们的这个系统是一个全球创新性的产品,和其他的产品是不一样的。因为鸿蒙代表的就是,远古时代的时候,还没有开辟的一个原始状态。手机都是需要操作系统运行各种软件的,现在最主要的系统就有苹果系统,还有安卓系统,还有微软的web系统和塞班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别名:视窗操作系统),是由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研发的操作系统,问世于1985年。
在千禧年的钟声后,迎来了Windows NT 0,为了纪念特别的新千年,这个操作系统也被命名为Windows 2000。 Windows 2000包含新的NTFS文件系统、EFS文件加密、增强硬件支持等新特性,向一直被unix系统垄断的服务器市场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 最终硬生生地从ibm、hp、sun公司口中抢下一大块地盘。
首先,这个叫3-甲基-2-丙基-1-戊烯;其次,后边的基团可以叫(1-甲基丙基),若你错误地把左边的当作主链,则会命名为2-(1-甲基丙基)-1-戊烯『这是错的,只是为了让你懂那种基团怎么命名而已』;最后,右边第一个碳上少了一个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