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如下: 准备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以及待测液体(盐水)。 使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记录为m1。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例如,若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为150克。 再次使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记录为m2。
2、实验步骤: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为150g。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从图中可以看出另一个烧杯里面的盐水质量为60g。
3、首先,使用天平准确测量固体的质量;其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初始水体积V1;接着,用细线将固体悬挂,完全浸入量筒内的水中,记录水和固体的最终体积V2;最后,根据公式ρ=m/V计算固体的密度。如果固体是规则形状,可以直接测量体积。

1、方法一:使用量筒和水 准备工具:确保量筒足够大,并准备适量的水。测量石块体积:初始步骤: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初始水位高度。方法一:可以将石块放入一个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入量筒中,记录石块放入后的新水位高度。两个高度之差即为石块排开的水的体积。
2、方法1:天平和刻度尺法。用天平测m;用刻度尺量出长方体的长a ,宽b,高c,可得体积 V=abc。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密度ρ=m/abc。方法2:弹簧称和刻度尺法。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可得质量m=G/g,测体积同上法,则密度可得ρ=m/abcg。
3、大烧杯装满水,把石块放入大烧杯中,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在用胶头滴管吸出小少被中的水,并记录共有N1滴 大少被中盛有适量的水,小少被中不放水 ,将石块放在小烧杯中,并将细棉线套在小烧杯上,再将盛有石块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里呈漂浮,最后将细棉线调节至水面齐平。
4、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U形管中;2)、将待测液体从U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用量筒装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将木块放到水里,由于木块密度比水小会浮起,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V2 用细铁丝轻轻按住大木块,让水刚好淹没木块。
无需天平,使用刻度尺、烧杯、水和细针,测量小木块密度的步骤:- 准备烧杯并装满水。- 使用刻度尺测量烧杯内部的水面高度,记录为V1。- 将小木块放入烧杯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再次使用刻度尺测量水面高度,记录为V2。- 计算小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 V2 - V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准;将木块放在天平左托盘,右托盘放砝码,称量出木块质量m(克),记录在白纸上。将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铁丝插入木块,放入烧杯,按住木块;用口杯往烧杯中加水至浸没木块;用记号笔在烧杯壁上作好水面高度记号。
步 骤 (1)取一小木块,用天平测出质量记为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3)用大号缝衣针将木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记下此时的体积为V2;实验表达公式 : ρ=m/(V2-V1)不明可追问。
解实验步骤如下:用案秤测出木块的质量m木。把烧杯装满水,用细针将木块按入水中,收集木块排开的水,测出木块排开水的质量m排。
1、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2、使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记为m1,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再次使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记为m2。 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 m1 - m2。 读取量筒中盐水的体积,记为V。 根据密度公式ρ = m/V,计算盐水的密度。
3、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多样,归纳总结如下:基本原理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具体方法包括: 称量法:使用天平、量筒、水和金属块。首先称出金属块的质量,接着在量筒中注入适量水并读取体积。然后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再次读取体积。通过公式 ρ = m / (V2 - V1) 得出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