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1)腐蚀毒。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及酚类等;(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属毒。(3)酶系毒。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
有毒有害物质是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物质。它们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化学物质,如农药、重金属、有害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可能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1、乙苯的一硝基取代物在理论上,是有三种;在实际反应中,邻对位的产物要多一些,间位的产物也有,只是量比较少。另外,乙苯的一硝基取代物三种同分异构体,不一定就要通过乙苯的硝化得到,还有其它的合成途径。
2、已用催化加氢代替铁粉还原,在催化剂存在下,2,6-二甲基硝基苯进行催化加氢,得到粗产品,进行后处理,得到产品。
3、两个相对的c,之间间隔两个c)。其中取代邻位的取代物只有一种,应为苯中间的键对所有c原子都是等效的,并不是单双键交替出现。这也就是苯可以写成一个六边形,中间加一个圈的原因,事实上这种写法更加说明问题。
4、两个甲基连在一起,形成双链的必要前提是它的对应锚点有空位才可以,苯环为稳定结构只有一个配对位,只能上一个自由基,是不可能直接连上两个基团的。
1、生成2,4-二硝基苯肼亚甲基丁基醚。丁醛(丁酛)和2,4-二硝基苯肼(DNP)反应的结果是生成2,4-二硝基苯肼亚甲基丁基醚(DNP亚甲基丁基醚)。这个反应属于亲核加成反应。
2、黄色或红色晶体。醛,酮都会和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现象是生成黄色或红色晶体.这是苯肼鉴别醛、酮的特征反应。
3、现象如下:将2,4-二硝基苯肼和醛反应,则2,4-二硝基苯肼的氮原子上的一个氧需要被醛上的羰基还原,形成醇的羟基。2,4-二硝基苯肼分子中的亚硝基离子,氧化为氨,产生了深橙色、橙黄色斑点或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