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氰酸铵的制备

1、由二硫化碳和液氨在加压下反应制得。或由硫黄和水的浆状物与氰化钠反应,再与固体氯化铵反应制得。二硫化碳法将二硫化碳和稍过量的液氨同水混合,在压力5.88×105Pa、温度100℃下,反应约20h,生成硫氰酸铵。

2、制备方法:硫氰酸铵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制备。其中一种常用方法是硫酸铵与硫氰化钠反应制得。将硫酸铵溶液与硫氰化钠溶液混合并加入适量的盐酸。化学试剂:硫氰酸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广泛用于化学反应中作为试剂、色谱试剂、催化剂等。

3、硫氰酸铵由氰化铵水溶液与硫或多硫化物共热而制得。

4、首先,使用电子天平在洁净小烧杯中准确称取30.0g的纯硫氰酸铵,然后用少量水溶解之(在能全部溶解的前提下尽量少,这是为了后续操作方便),用玻璃棒注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纯净水反复洗涤溶解用的小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也一并注入容量瓶。

5、配制:称取硫氰酸铵8克溶解于300毫升蒸馏水中,移入1升的容量瓶中,加水至标记,摇匀。标定:取20毫升0.1N 硝酸银标准溶液(由滴定管中准确放取),置于250毫升烧杯中,用大约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再加2~3毫升硫酸高铁铵溶液作指示剂。

硫氰酸铵由哪些化学品反应而成

1、由二硫化碳和液氨在加压下反应制得。或由硫黄和水的浆状物与氰化钠反应,再与固体氯化铵反应制得。二硫化碳法将二硫化碳和稍过量的液氨同水混合,在压力5.88×105Pa、温度100℃下,反应约20h,生成硫氰酸铵。

2、在这个反应中,硫氰酸铵与盐酸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NH4Cl)和硫氰酸(HSCN)。硫氰酸是一种弱酸,常见于其离子形式的硫氰酸根离子(SCN-)。硫氰酸根离子(SCN-)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定的活性。它可以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如与铁离子形成的红色络合物氰合铁离子(Fe(SCN)2+)。

3、硫氰酸铵是无色单斜晶系片状或柱状结晶,有光泽,相对密度306,熔点约149℃,易溶于水、乙醇、甲醇、吡啶和丙酮,难溶于氯仿,乙酸乙酯,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遇铁盐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与亚铁盐不反应。在日光作用下溶液呈红色,加热至140℃左右时形成硫脲,170℃时分解为氯、二硫化碳和硫化氢。

NH4CNS是什么?

1、中文名:硫氰酸铵 英文名:Ammoniumthiocyanate 别名:硫氰化铵 CAS号:1762-95-4 分子结构:NH4SCN 分子式:NH4CNS 性质:熔点146℃相对密度306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液氨、丙酮、吡啶和液体二氧化硫中。性状无色单斜晶系片状或柱状结晶,有光泽。

2、硫氰酸铵由氰化铵水溶液与硫或多硫化物共热而制得。

3、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又称硫铵或肥田粉,在我国氮肥产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大约为0.7%。它是一种早期的氮肥品种,含有约15%~21%的氮和24%的硫,可作为硫肥使用。这种肥料呈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工业副产品则可能因含有硫氰酸盐(NH4CNS)、铁盐等杂质而呈现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状。

4、硫酸铵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工业副产品的硫酸铵因含有少量硫氰酸盐(NH4CNS)、铁盐等杂质,常呈灰白色或粉红色粉状。容重为860千克/米3,硫酸铵易溶于水,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75克,呈中性反应。由于产品含有极少量的游离酸,有时也呈微酸性。

NH4SCN是硫氰化铵吗?它有什么性质?与KSCN有什么联系?

硫氰酸铵:分子式:NH4SCN分子量:712性状:无色单斜晶系片状或柱状结晶,有光泽.相对密度306,熔点约149℃,易溶于水、乙醇、甲醇、吡啶和丙酮,难溶于氯仿,乙酸乙酯,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遇铁盐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与亚铁盐不反应。

化学性质:KSCN常温下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潮解并大量吸热而降温。在-25~8℃时化学性质稳定,低温下可得半水物结晶。灼热至约430℃时变蓝,冷却后又重新变为无色。合成方法:采用硫氰酸铵转化法。

NaSCN+NH4Cl=NaCl+NH4SCN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LD50: 2890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LD: 300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高温产生有毒硫氧化物和氨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雾状水 化学式:(NH4)2S2O3,分子量1420。

简介:KSCN就是硫氰化钾。当硫氰根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相遇时,就会生成硫氰化铁,从而显现出血红色(或鸡血红色)。这个是离子反应中的一种,叫做络合反应,生成的是络合物。在-25~8℃时化学性质稳定,低温下可得半水物结晶。灼热至约430℃时变蓝,冷却后又重新变为无色。

这个硫氰化铁本来就是硫氰根与三价铁离子结合产生的血红色物质,你是想打硫氰化钾吗?还有那个硫氰化铵与三价铁离子也会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以上两种遇到二价铁离子都不显色。

硫氰化铵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