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吡咯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H5N,无色液体,沸点130~131℃,相对密度0.9691(20/4℃)。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吡咯及其同系物主要存在于骨焦油中,煤焦油中存在的量很少,可由骨焦油分馏取得;或用稀碱处理骨焦油,再用酸酸化后分馏提纯。
2、吡咯(1-氮杂-2,4-环戊二烯),杂环化合物之一。分子式C4H5N,分子量:609,CAS号109-97-7。熔点-23℃,沸点129-131℃,密度0.967g/cm3。多个吡咯环可以形成更大的环系,如血红蛋白中的卟啉环,叶绿素中的卟吩环和维生素B12中的咕啉环。历史 1857年,它从骨头的热解物中分离出来。
3、沸点(℃): 131相对密度(水=1): 0.9691 (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燃烧热(kJ/mol): 2370闪点(℃): 39溶解性:60 g/L (20 C),溶于乙醇、乙醚、苯、稀酸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不溶于稀碱。
在碱催化剂存在下与烯烃作用,在第3位发生烷基化反应。N-甲基吡咯烷酮为弱碱性,能生成盐酸盐。与重金属盐形成加合物,例如与溴化镍加热到150℃,生成NiBr2(C5H9ON)3,熔点105℃。
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也称1-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NMP,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沸点高、极性强、粘度低、溶解能力强、无腐蚀、毒性小、生物降解能力强、挥发度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优良。
NMP,中文别名:N-甲基吡咯烷酮。1-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挥发度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均佳,能随水蒸气挥发。有吸湿性。对光敏感。
1、N-甲基吡咯烷酮(NMP),以其化学名C5H9NO和别名1-甲基-2-吡咯烷酮,扮演着有机化学世界中的重要角色。CAS号872-50-4赋予了它独特的身份,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多领域应用的得力助手。首先,NMP以无色透明液体的外观呈现,密度约0 g/cm,略重于水。
2、中文别名: NMP;1-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工业级);N-甲基吡咯烷酮(电子级)CAS RN.: 872-50-4 分 子 式: C5H9NO 物化性质:性状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
3、主要是NMP中有可以与水形成氢键的条件的缘故,从有机化学式中可以看出NMP有C=O双键,这样导致氧原子的电负性很强,就会亲水,一但和水形成氢键就会放出热量,形成C=O---H+---OH-这样的键,使得键能更加稳定,所以一般nmp与水形成的溶液会更难挥发,因为破坏氢键需要更多的能量。
4、产品名称 N-甲基吡咯烷酮 产品英文名 N-Methyl pyrrolidone 产品别名 NMP;1-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 分子式 C5H9NO 产品用途 用作溶剂及萃取剂 CAS号 872-50-4 毒性防护 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但未见吸收作用。由于蒸气压低,一次吸入的危险性很小。
5、“NMP”是N-甲基吡咯烷酮,有一定的毒性。N-甲基吡咯烷酮对人体的危害 “NMP”可经由皮肤吸收、呼吸及吞下进入人体,急性吸入100-200ppm时,会刺激鼻、喉、皮肤、眼睛,更高浓度可能抑制中枢神经,引起头痛、恶心。
6、①萃取法:将石油裂解制备乙烯的副产物 C5馏分用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萃取,可得纯的异戊二烯,此法已工业化。②脱氢法:将异戊烷脱氢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