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实验方案先测出质量最后测体积,有较多的油附着在烧杯壁上,测出的体积偏小,所以测出的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m(D)然后就可以根据密度=质量/体积=(M-m)/V计算出油的密度。至于不选A,是因为倒出油以后还会有一部分油粘在烧杯壁上,造成误差,所以应该在倒出油以后称量烧杯的质量使得结果精确。
按该实验方案进行测量,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是误差较大,试分析产生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 。(2)请你将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并补充填写实验内容于下表,并将图21中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对应的下一行。
G、将铁块和石蜡全部浸没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根据实验要求,上面不必要的测量步骤是 。
读量筒示数同样要观察它的分度值,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密度的计算,实验的评估。实验原理:ρ=m/V,根据读数要求填好表格,由ρ=m/V算出密度。小明的实验方案先测出质量最后测体积,有较多的油附着在烧杯壁上,测出的体积偏小,所以测出的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即 m水/p水=m油/p油 (1)(m1-m瓶)/p水=(m2-m瓶)/p油 (2)由(1)可得到是积相同时 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即m水/m油=p水/p油 (3)由此,从(2)可得到p油/p水=(m2-m瓶)/(m1-m瓶) (4)于是,您想要的食用油的密度就出来了:p油=[(m2-m瓶)/(m1-m瓶)]*p水 即可。
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即为大米和食用油的总体积。通过总体积减去初始体积,得到大米的体积。计算密度:使用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来计算大米的密度。将测量得到的大米质量和体积代入公式,即可得出大米的密度值。经过多次实验测定,大米的密度平均为67克/立方厘米。
对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约是相同的,质量约kg一个正常成人,其体积大约是M3的。22,一个销售市场的“金龙鱼”品牌食用油瓶上标有“L”字被称为瓶烹调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一瓶油质量kg。

1、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此时天平平衡。 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2、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用镊子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衡量右侧的平衡螺母,将被测的物体放在左盘内,并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侧的托盘内由大到小的放置砝码。适当调整游码的位置,使托盘天平的横梁处于平衡状态。当托盘天平平衡后,即可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3、生活中称质量的工具是秤,在物理实验室里,用天平称质量,其中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1、得质量M3 , M3-M1=食油的质量;食油密度=(M3-M1)/V 天平用于称重。
2、实验结果会显示食用油和水的液面高度并不相同,这验证了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通过具体的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出食用油的密度值。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U形管保持平衡状态。测量液面高度差时要精确,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验中所用的食用油和水应保持清洁,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即 m水/p水=m油/p油 (1)(m1-m瓶)/p水=(m2-m瓶)/p油 (2)由(1)可得到是积相同时 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即m水/m油=p水/p油 (3)由此,从(2)可得到p油/p水=(m2-m瓶)/(m1-m瓶) (4)于是,您想要的食用油的密度就出来了:p油=[(m2-m瓶)/(m1-m瓶)]*p水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