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酶底物法

特异性好:酶底物法可以选择特定的底物和酶,从而提高其特异性。准确性高:酶底物法的分析结果较为准确,误差相对较小。特异性好:酶底物法可以选择特定的底物和酶,从而提高其特异性。缺点:可适用范围窄:由于酶底物法的适用范围受底物和酶的限制,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无法适用。

总大肠菌群酶底物法(enzymesubstratetechniquefortotalcoliforms)是指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的细菌群组,该细菌群组能分解色原底物释放出色原体使培养基呈现颜色变化,以此技术来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方法。

酶底物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大肠杆菌和其他肠道细菌特有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这种酶可以将含有β-半乳糖苷键的底物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在水样中,加入一种含有β-半乳糖苷键的底物,水中存在大肠杆菌或其他肠道细菌,则它们会分解底物并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控制菌检查

当建立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控制菌检查。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验证时,依各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标准中规定检查的控制菌选择相应验证的菌株,验证大肠菌群检查法时,采用大肠埃希菌作为验证菌株。

中国典2005年版规定,不同的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各控制菌的检查,必须按照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一些中西制剂由于品本身的理化性质及抑菌活性,干扰品污染的微生物计数测定和控制菌的检出,带来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

要检查的微生物种类和限度也不同。通常查以下几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一般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依食品类别不同,规定要检验的致病菌的具体种类有不同。有些还规定要检查酵母菌和霉菌。

制剂通则品种 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示无菌的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口服给药制剂 细菌数每1g不得过l000cfu。每lml不得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每lg或lml不得过100cfu。大肠埃希菌每1g或lml不得检出。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二部、三部附录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内容无差别,故此文方法,以《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ⅪJ为例。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培养液怎么判断是否产酸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培养液判断是否产酸的方法:胰蛋白胨提供碳源和氮源满足细菌生长的需求;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乳糖是大肠菌群可发酵的糖类;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是缓冲剂;月桂基硫酸钠可抑制非大肠菌群细菌的生长。

接种LST(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中培养48h产气,即倒管中有气泡出现,那么就转种BGLB肉汤培养48h,如果在BGLB肉汤也可产生气泡,那么即证明该管大肠菌群阳性。

【答案】:将产气的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发酵管通过传递窗,进入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并放置于生物安全柜台面上。开启灭菌器,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对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发酵管作标记。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