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化学致癌物质包括:多环碳氢化合物(如3,4-苯并芘),氨基偶氮化合物,芳香胺类,亚硝胺类霉菌毒素,某些金属元素。一般说来,化学致癌剂均具高度亲电子性,可与细胞内DNA、RNA及蛋白质中富于电子的原亲核残基结合,影响碱基对的正常配位,从而导致氨基酸及蛋白质变化。
致癌物质是自然和人为环境中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发人类和动物癌症的物质。它们可以分为三大类:天然致癌物质、加工过程中生成的致癌物质和人工合成的致癌物质。 生物性致癌物质包括生物合成产物如真菌毒素、生物碱、甙、水和土壤微生物、低级和高级植物合成多环芳烃化合物、动物和人类激素等。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将致癌物质分为四大类: 一类: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如黄曲毒素、砒霜、石棉、六价铬、二恶英、甲醛、酒精饮料、菸草、槟榔以及加工肉类(2015年11月新增)。 二类A: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
焦茶:含有丰富的焦晷,有可能引起肝癌和其他癌症。香烟茶:含有烟碱等危险物质,尤其是烟草素,可能引发多种癌症,如肺癌、口腔癌等。烤茶:含有致癌物质多酚类,尤其是焦糖多酚,可能引起肝癌和其他癌症。红茶:含有茶多酚和茶鞣酸等物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癌症发生。
中文名铬酸铅,又称铬黄。黄色或橙黄色粉末。溶于酸和碱,不溶于水,加热至沸点分解。通常用作着色剂。是人类致癌物。可能沿食物链发生生物蓄积。
化学致癌物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能引起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引发剂(或称始发剂)和可使已经癌变细胞不断增殖而形成可见瘤块的促长剂。有些化学物质同时具有引发作用和促长作用,称为完全致癌物,致癌作用较强的化学物质大多是完全致癌物。仅具有引发作用而不具有促长作用的引发剂称为不完全致癌物。
苯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为高毒致癌物质,主要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故对其含量应严加控制。
【答案】:遗传机制的致癌作用,每类遗传毒性致癌物都是选择性地与嘌呤和嘧啶发生反应。(1),DNA加合物的形成;(2),DNA蛋白质交联;(3),蛋白质加合物的形成;非遗传机制的致癌作用,(1),直接作用的非遗传毒性致癌物,(2),间接作用的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基因与癌变。
那么,化学致癌的主要原理就在那些化学物质会和生命体内的某些物质反应,造成一些正常的生命活动得到抑制,而出现某些活动的泛滥。比如,现在一个细胞里的基因需要表达来造50分子氨基酸的肽链,表达完毕,相应的RNA就要水解。
1、实行合理分群,定量饲喂,以防止蛋鸡过肥。鸡群长到开产前要确定群势,其中公母的比例为1:12或1:15,公鸡多了浪费蛋鸡饲料,少了又影响产量。全价饲料营养成分全面,能充分满足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需要,同时耗料也少。
2、克服送料和投料中的浪费 供给鸡的饲料应随用随配,不能一次配料过多,防止因饲料存放时间过长,造成某些营养物质的效价降低。投料应按照蛋鸡的要求及数量投给,防止一次投料过多造成损失。
3、二是使用全价饲料。过去农家养鸡,往往有啥喂啥,以单一料喂鸡,结果吃料多,产蛋少,饲料报酬低。而全价配合饲料是根据科学配制而成的,能满足蛋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因而饲料报酬高。三是饲养鉴别雏,以便及时淘汰公雏。公、母比例要恰当,不要过多养公鸡。繁殖季节过后,立刻将公鸡淘汰。
4、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鸡舍环境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鸡的采食、饮水和体内养分的消耗。鸡具有根据饲料能量的高低和自身消耗能量的多少来调控采食量的能力。冬季当舍温降低时,鸡只必须摄入更多的饲料以弥补因维持体温而丧失的热能,这种情况比正常状态下多耗料10%。
5、选择优质蛋鸡品种,如伊莎、迪卡、罗斯、星杂579等,可以提高产蛋率和降低饲料消耗。同时,尽早区分公母雏,淘汰公雏,可减少饲料消耗。饲养种鸡时,公母比例应适当,避免过多公鸡带来的争斗和饲料浪费。自然交配时比例为1:12-15,人工授精则可降低公鸡数量至1:30-50。
6、选用良种鸡 应选用体重小、饲料利用率高的蛋鸡品种;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产蛋量相同、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鸡耗料多。(2)断喙 在雏鸡6~9日龄时进行断喙,可以有效防止啄癖发生,且在生长期每只鸡每天可节省饲料5克,产蛋期节省饲料5克;每产一枚鸡蛋,节省饲料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