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用碱性阳离子染料,天气瓶还可用碱性嫩黄、碱性果绿、碱性罗丹明等颜色制得。亚甲基蓝相对来讲颜色好看一些。
滴加瑞氏吉姆萨A液(约0.5ml-0.8ml)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染色1min; 再将瑞氏吉姆萨B液加于A液上面(滴加量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风使液面产生涟漪状,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
荧石不与氟起作用,用它来试试吧,于是把荧石制成试验用的器皿。莫瓦桑把盛有液体氢和氟化钾的混合物的U形铂管浸入制冷剂中,以铂铱合金作电极,用荧石制的螺旋帽盖紧管口,管外用氯化甲烷作冷冻剂,使温度控制在-23℃,进行电解。终于在1886年第一次制得单质氟。
一般每天喂食一次即可,每次3~5分钟内吃完比较好。由于,目前大多将鱼缸摆设于室内,较少直接接触阳光,所以晚上最好不要喂食。若饲养在室外,阴雨天时,要减少喂食量,因为,鱼在消化食物过程需要消耗较大的氧气,阴雨天、晚间气压较低,水中的溶氧较低,容易导致水中严重缺氧而死鱼。
应尽量保持缸水清洁,用甲烯蓝染液涂抹患处可加快痊愈,也可施孔雀绿溶液治疗法,把病鱼浸泡于一百公升水含0.2公克的药物溶液中,直至其痊愈为止。防治方法: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或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盘尼西林水溶液中,亦可痊愈。
1、成无色基团,因此溶液蓝色褪去。在富含有机质的水体中,耗氧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从而使蓝色的亚甲基蓝溶液褪色。
2、一开始溶液呈蓝色,这是由于亚甲基蓝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随着静置时间的变长,溶液中的碱性逐渐降低,亚甲基蓝也会逐渐褪色。如果此时晃动这瓶溶液,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那么溶液会再度变回原来的蓝色。
3、亚甲基蓝在鱼缸中逐渐溶解和分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准确的消失时间取决于亚甲基蓝的浓度、鱼缸的大小和水质条件等因素。通常情况下,亚甲基蓝的颜色会逐渐变淡,最终完全消失,这可能需要几天到两个星期的时间。
4、若重复振荡和静置溶液,其颜色交替出现蓝色—无色—蓝色—无色的现象,这称为亚甲基蓝的化学振荡。它是反应体系交替发生还原与氧化反应的结果。由蓝色出现至变成无色所需要的时间是振荡周期,振荡周期长短受反应条件如溶液的酸碱度、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5、A 亚甲基蓝为有机试剂,可以被好氧细菌分解,好氧细菌一般存在于有机质丰富的地方,其数目和有机物浓度呈正比,放置太久的洗碗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得差不多了,故好氧细菌数目过少不能使0.01‰亚甲基蓝溶液褪色。
6、解析:0.01%亚甲基蓝溶液是活体染色剂,不影响生物(细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好氧性细菌可以在洗碗水中大量繁殖,将蓝色的亚甲基蓝阳离子吸收到细菌细胞内,从而使0.01%亚甲基蓝溶液的蓝色褪去。故人们常利用亚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根据蓝色的褪色程度来鉴定水质的污染(检测好氧性细菌的相对数量)程度。
1、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可使甲基蓝的阳离子碱性染料被氧化褪色(余氯漂白),这两种化学品对水体消毒灭菌原理不同不能互相混溶,二氧化氯消毒完一段时间后再放甲基蓝做效力延长较好。其他如碱性果绿、甲基橙和甲基紫等均能被氧化。
2、但是这两种东西都可以使玻璃胶脱离玻璃表面,长期使用甲基蓝及高锰酸钾容易使鱼缸结合处爆裂(鱼友可以使用小鱼缸做实验)。所以本人并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家庭养鱼不比鱼市场,买回来的鱼缸要不是成品,要不是定制。
3、一个鱼缸长时间的用高锰酸钾或者是盐水浸泡,真的不是什么好事,肯定会影响到鱼缸的寿命,特别是对玻璃胶的伤害极大,如果大家就是对于新买来的鱼缸不放心的话,可以用二氧化氯消毒。以2米鱼缸为例,用二氧化氯给鱼缸消毒,只需1~2片,时间最多20分钟。
4、会,水质会变差,有时候亚硝酸盐的浓度会提高(有的消毒剂会杀死硝化细菌),而且加了消毒水的水体亚硝酸的毒性会更明显。如果想避免这种问题,可以采用二氧化氯来消毒,现在世界公认的鱼缸消毒剂里这种物质杀菌效果最好,对硝化系统(即过滤系统的生化部分)的伤害最小,而且价格也不贵。
5、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55厘米×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