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紫皮大蒜如何种植才能高产?

1、要想种植紫皮大蒜高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地块选择:挑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种植,适宜根系发育,有利于蒜头膨大。避免连年重茬,最好能隔年倒茬,减轻病虫害。 整地施肥:在播种前,每亩施入8000千克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深翻混匀,以提供全面的养分。

2、密度:以采收蒜苔和蒜头为主,一般栽培密度为5一6万株/亩,亩播种量为l2O千克。播种提倡点播。据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深播,可提高独蒜率,故播后盖土深度应掌握在4一8公分。稻后蒜及比较粘重的土壤盖土应浅些。

3、播前准备大蒜是一种喜冷凉、需光照充足、喜湿怕干的作物,种植宜选择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强的土壤为宜。它本身可重茬,但是不宜和韭菜、大葱等作物连作,种植前要精细整地,要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畦面大小一致。

大棚豆角里的黄板掉多高好?

大棚豆角里的黄板掉10至15cm高好。大棚豆角里的黄板板规格为25cm至30cm,以375至525 片/亩的密度设置为最佳,将黄板悬挂在作物上方10至15cm的位置,按植株顺行方向悬挂;若板上粘满蚜虫,需及时进行清理,并使用适量机油涂抹进行诱杀,重复使用。

大棚里面种植豆角的话,苗期棚内气温控制在30℃以上最好,这样有利于缓苗。缓苗以后温度在28-30℃之间最佳。等到了生长期的时候,湿度也要控制好,在65-75%之间就行。到了开花期,温度则要降低,降到20-25℃之间。但是要注意,夜间的温度不可以太低,最低也要保持在15℃以上才可以。

大棚里豆角叶热黄了要随气温的变化而适时通风。温度管理:昼夜温差要把关。豆角耐热性强,但不耐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豆角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豆角开花期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

成蝇密度监测方法有

成蝇密度监测方法有以下这些:黄板监测:使用黄色粘板吸引和捕捉成蝇。黄色对成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将黄色粘板悬挂或放置在目标区域,并定期检查粘板上捕获的成蝇数量来评估成蝇密度。

布雷图指数法。.器具:手电筒、捞勺、吸管、蚊虫收集装置、标签纸等。方法:每个监测点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村的居民区调查不少于100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计算布雷图指数。同时收集阳性容器中的蚊幼进行种类鉴定,或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进行种类鉴定。

每年3月份开始,疾控部门就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等多种不同类型地点设立监测点,采用诱蚊灯等方式,随时监测蚊子成虫动态,严密监控全城蚊密度。“3个区3个县级市共有30个监测点。

白菜起腻虫怎么去除

1、白菜起腻虫可以通过小苏打、蚊香、米醋、大葱、大蒜、洗衣粉驱除。小苏打 小苏打含有碳酸氢钠,有一定的除油腻功能。因此可以用少量酒精溶解10克小苏打再加入清水1千克,用配好的溶液直接向有腻虫的花株喷洒即可驱除腻虫。

2、挂黄板:腻虫对黄颜色具有强烈的趋向性,利用这一特性,在距离白菜70cm的高度张挂黄色粘蚜板,以吸引腻虫并进行杀灭。撒草木灰:将草木灰撒在白菜叶片上,在遇到露水后,灰分颗粒就会分散开来,这些草木灰颗粒可造成腻虫的气孔堵塞,进而导致腻虫窒息死亡。

3、我们可以通过对田间杂草的清除来缩短虫害的发生,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松土和施肥的方式来提高白菜的抗性,还可以同施入翠姆微生物菌剂田间来做好灭虫,当然也可以用对白菜本身无毒的药剂或肥皂做好喷洒防治。

4、防治,草木灰水侵液,适合家用种植,如蔬菜,花木等。花椒水,辣椒水溶液也可起到很好的杀蚜效果。化学防治,可用吡虫啉,啶虫脒,藜芦碱,功夫,敌敌畏,苦森碱,噻虫嗪,噻虫胺,烯啶虫胺,抗蚜威,吡蚜酮,等均可防治,使用时注意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

5、有时从市场上买来的新鲜蔬菜,如小白菜、油菜等的菜叶上沾有很多蚜虫(腻虫),用冷水洗不干净,用热水烫又损失营养成分。这时可在水中(最好时温水)加点食盐,等盐融化以后,把菜放在盐水中,稍稍涮下,在用清水冲,小虫就都掉下来了。

6、肥皂水:一般我们日常用的肥皂,也可以用来防治虫害。因为肥皂中的脂肪酸遇水溶解后会成为天然的腊涂层,喷到害虫体表面会形成一层覆盖膜,让害虫慢慢的因为脱水窒息死亡。可以用来防治粉虱、粉蚧、蚜虫、红蜘蛛等蔬菜上的软壳类害虫。把肥皂放在收集的雨水或者凉开水溶化滤液喷施即可。

柑橘木虱怎样做定点调查的?

一是采用直接取样调查:调查地点设在黄岩区院桥镇唐家桥村,供调查观察的柑橘品种为15年树龄左右的早熟温州蜜柑。以梅花式确定柑橘树10株,每株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定梢5个,每株共25梢,并对此25梢进行挂牌观察记载。

每监测点随机选新梢50个,每隔5~7d调查木虱若虫发生情况,以新梢受害百分率表述木虱种群数量,对木虱进行预测预报或采用黄板诱测。黄板法监测可用于木虱发生区及其边缘区域和柑橘黄龙病边缘区。黄板制作:用30cm×24cm的黄色塑料板,使用时涂一层机油。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Taylor法等3种方法测定柑橘木虱成虫分布的内部结构及其格局,并采用Blackith提出的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其聚集原因[5~7]。抽样技术方式:选有代表性的柑橘地1块,逐行逐株调查300株,记录每株成虫数量,并绘制虫口数量实况图。

采用自然条件下进行网罩笼养观察。方法为,1盆1株当年生橘苗,1笼1盆,共10笼,养虫网罩笼为40目尼龙纱,然后将每代处于产卵盛期的木虱成虫饲养于橘苗上,1盆放1对,每代共10对。

采用五点式确定橘树10株,每株选东、南、西、北、中5方位各挂牌定梢5个,于每年的2月份全年最低气温后5~7d内调查1次冬后木虱基数。以后进行每隔7d的全年观察,统计总虫数、各虫态虫数、虫梢量等。县(市、区)柑橘木虱监测表监测地点 为害监测 对选定发病果园进行坚持多年的一年一次调查。

黄板挂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