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甲苯为原料合成间甲苯甲酸,要详细过程

1、工业上常用甲苯、邻二甲苯或萘为原料制备苯甲酸,上述原料可从煤焦油或石油中获得。此外,由甲苯生产苯甲醛时可副产苯甲酸。苯甲酸的工业生产方法有甲苯氯化法、邻苯二甲酸脱、羧法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次苄基三氯水解法及苯酐脱羧法。

2、有两种常见的苯甲酸制备方法。第一种方法涉及将甲苯、高锰酸钾和水混合。反应过程中生成苯甲酸钾、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水。甲苯提供反应环境。第二种方法则需将苯甲酸钾与浓盐酸混合,生成苯甲酸。

3、合成3-硝基、4-溴苯甲酸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反应条件。首先,4-硝基甲苯的溴代反应是关键步骤,此步骤需精确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生成的3-溴-4-氨基甲苯纯度较高。接着,3-溴-4-氨基甲苯通过重氮化反应转化为重氮盐,随后进行还原反应,得到间溴甲苯。

4、C6H5CH3+HONO2---CH3C6H4-p-NO2+H2O。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氯苯与苯二甲酸酐作用,氯苯对位上的氢原子被邻,羧基苯甲酰基取代,生成对氯苯甲酰苯甲酸,这个反应是付克反应的一种类型,属酰化反应。羟基要保护,酰氯很容易和活泼氢反应。

5、原料消耗定额:甲苯1140kg/t、环烷酸钴4kg/t。此外,由甲苯生产苯甲醛时可副产苯甲酸。 作用 【用途一】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也用于制药物、染料等 【用途二】用于医药工业和植物遗传研究,也用作染料中间体、杀菌剂和防腐剂 【用途三】防腐剂;抗微生物剂。 【用途四】苯甲酸钠也是重要的酸型食品防腐剂。

6、其他生产工艺有甲苯氯化法、氯苯法、磺化法。我国的生产方法有异丙苯法和磺化法两种。由于磺化法消耗大量硫酸和烧碱,我国也将只保留少数磺化法装置,逐步以异丙苯法生产为主。 磺化法 以苯为原料,用硫酸进行磺化生成苯磺酸,用亚硫酸中和,再用烧碱进行碱熔,经磺化和减压蒸馏等步骤而制得。

接触甲基苯甲酸对人的危害

1、健康危害: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产生刺激。本品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的危害性。急性毒性:LD502530mg/kg(大鼠经口);2370mg/kg(小鼠经口);500mg/kg(人经口);人经口6mg/kg最低中毒量,可有皮肤损害。本品有刺激作用。

2、然而,此物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R36/37/38表示它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具有刺激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务必遵循所有安全指南,以避免可能的伤害。

3、工业循环水处理药剂大部分是阻垢剂和金属缓蚀剂,油水分离剂识破乳化剂,污水处理还有一些混凝剂和助凝剂。都是无毒物品,工作中接触没有问题,无害健康。

4、有一定的毒性。对甲氧基苯甲酸可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所以应该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如果必要,执行与对甲氧基苯甲酸相关操作时,应当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以此来减小化学品对人体的损伤。

5、二甲苯的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进入人体的二甲苯,可以在人体的NADP(转酶II)和NAD(转酶I)存在下生成甲基苯甲酸,然后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甲基马尿酸在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即使是吸入后残留在肺部的3%-6%的二甲苯,也在接触后的3小时内(半衰期为0.5~1小时)全部被呼出体外。

6、晚上好,甲基乙二醇基本性能同乙二醇(很),对人体有一定毒性,特别是肝肾毒性。一般我们做分析很少用到这种特殊溶剂,多是乙二醇和二乙二醇来代替。

间甲基苯甲酸是不是危险品

1、健康危害: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产生刺激。本品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的危害性。急性毒性:LD502530mg/kg(大鼠经口);2370mg/kg(小鼠经口);500mg/kg(人经口);人经口6mg/kg最低中毒量,可有皮肤损害。性质:有邻(o-)、间(m-)、对(p-)三种异构体。

2、英文名称:m-Toluic acid英文别名 m-Methylbenzoate; m-methylbenzoic acid; m-toluylic acid; beta-methylbenzoic acid;MTA中文别名:3-甲基苯甲酸;间甲苯甲酸CAS RN:99-04-7EINECS:202-723-9分子式:C8H8O2分子量:1315性 状:白色或黄色晶体。

3、A型:指易于起爆或快速爆燃,或在封闭状态下加热时呈现剧烈效应的有机过氧化物,因其有敏感易爆性,应按爆炸品对待。

4、它的中文名称为间甲氧基苯甲酸,而这个名称的另一个通俗称呼是3-甲氧基苯甲酸。在英文中,它被称为m-Anisic acid,或者可以写作3-Methoxybenzoic Acid,还有meta-anisic acid、3-Methoxybenzoic acid以及M-methoxy benzoic acid和3-methoxybenzoate这些不同的别名。

5、健康危害: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产生刺激。本品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的危害性。急性毒性:LD502530mg/kg(大鼠经口);2370mg/kg(小鼠经口);500mg/kg(人经口);人经口6mg/kg最低中毒量,可有皮肤损害。本品有刺激作用。

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比较

1、邻甲基苯甲酸大于间甲基苯甲酸大于对甲基苯甲酸。甲基在苯环上有超共轭给电子效应故间位和对位甲基苯甲酸的酸性均比苯甲酸酸性弱,邻甲基苯甲酸(PKa89)大于间甲基苯甲酸(PKa28)大于对甲基苯甲酸(PKa35)。苯甲酸是一种芳香酸类有机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香酸。

2、酸性对比: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最强。因甲基是给电子基团,与其它吸电子基团相比,对位上的甲基使H正离子更容易解离。对硝基苯甲酸是一种淡黄色而无味的结晶。由于带羧基,因此呈酸性。而比苯甲酸酸性更强的原因是苯环上有硝基,而硝基是吸电子基团,可以透过共轭效应让对硝基苯甲酸的羧基酸性。

3、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硝酸氯苯的酸性最强,其次是苯甲酸,最后是对甲基苯甲酸。这一结论可以通过它们的PKa值得到验证:对硝酸氯苯的PKa值为42,苯甲酸的PKa值为20,而对甲基苯甲酸的PKa值为38。具体来说,硝基的存在使对硝酸氯苯分子中的质子更容易被质子化,从而增强了其酸性。

4、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更强。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更强。在对甲基苯甲酸中,甲基基团无法参与共轭或超共轭效应,只有+I诱导效应,因此其酸性较苯甲酸为低。而对乙基苯甲酸中的乙基基团具有超共轭效应,给电子能力较强,使得其酸性相对较弱。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