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指标

1、钻孔灌注桩的泥浆控制是施工质量的关键,其中三项关键指标如下:泥浆比重:必须保持在15以下,以确保钻孔过程中的稳定性。粘度:最大限制为20pa.s,过高的粘度会增加流动性问题,影响施工效率。含砂率:不超过2%,过高含砂可能导致堵塞和影响桩体质量。

2、钻孔灌注桩泥浆的三大指标:比重(亦称相对密度):1~3。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秒,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秒。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宜大于4%。

3、钻孔灌注桩的泥浆三大指标是比重、粘度和含砂率。比重应在1~3之间,粘度根据地层类型不同有所变化,一般地层为16~22秒,松散易坍地层则为19~28秒。含砂率不宜超过4%。

4、比重:通常控制在1至3之间,这一指标直接影响泥浆的悬浮和携渣能力。 粘度:对于一般地层,粘度应保持在16至22秒;若地层松散易坍塌,则粘度需适当提高至19至28秒,以确保泥浆在钻孔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护壁效果。

5、钻孔灌注桩泥浆三大指标:泥浆比重不大于15,粘度不大于20pa.s,含砂率不大于2%。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录井设计以地质录井和气体录井为重点,视具体情况可要求工程或其他录井项目。气体录井在煤层气井中应以常规气测为主。2 录井设计包括:基础数据、钻探目的和要求、预计钻遇地层及目的层特征、完钻层位及完井方式、录井项目及要求、录井资料整理及要求、录井施工作业的必要条件和要求、安全与环保要求。

煤层气探井钻井设计应以保证实现钻探目的为前提,充分考虑录井、取心、测井、完井、压裂试气等方面的需要。3 煤层气探井钻井工程设计应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目的煤层段设计应有利于取资料和保护煤层;非目的层段设计应主要考虑满足钻井工程施工作业、提高钻井速度和降低成本的需要。

二)初步形成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的技术系列 多分支水平井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地质保障技术、工程方案设计、钻井工程技术、排采技术、产能预测技术等。

在分析我国煤层气地质条件基础上,认为已发现的煤层气田(富集区)煤层普遍演化程度高、渗透率低;总结了适合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的煤层气配套开发技术,包括钻井完井、储层保护、水力压裂、排采控制等,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应用效果,认为我国1000m以浅中高煤阶煤层气开发技术基本成熟。

其年钻井能力达到800万米,压裂1万层(段),录井3200口,固井6000井次,试油500层,定向服务1500口以上;同时,合作开发年外输天然气达到7-8亿方。

煤的测井曲线识别方法有哪些

断层、破碎带的定性解释:①破碎带的岩层,其结构疏松、裂隙发育,在曲线上为低电阻率、低密度异常反映。②断层的性质、断点的位置、断距的大小主要以物性标志层、曲线形态、异常幅值特征、层间距、地层组的厚度等为依据,通过与相邻钻孔测井曲线的对比,根据煤层及岩层的重复与缺失来确定。

在测井方法中,几种技术组合使用通常最有效,但如果要选择一种对识别煤层最有用的方法,自然伽马测井(GR)和电阻率测井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自然伽马测井(GR):特点:通过测量地层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辐射强度来识别地层性质。

微量元素法:对含煤岩系岩层和煤灰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光谱分析,根据微量元素共生组合特征和百分含量进行对比。 结核法:结核在含煤建造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其特征和含煤性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同生结核,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聚煤条件的指标。

煤、泥岩、砂岩、灰岩其实都是统称,下面还有很多种类,而且不同地区的岩石在测井曲线上特征有可能截然不同,只能介绍典型特征了。煤层测井特征:低自然伽马,低密度(最显著特征,一般在2g/cm3一下),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高中子。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