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通式是用来表示一类或几类化合物的,其中至少一个基团是可变化的。是不是同分异构体要看可变基团R是不是分子式相同。一般情况下R种类很多,分子式是不同的,结论是不一定 2主链4个C,第二个C上连两个甲基。每种物质的结构式可以说只有一种写法,这个没有为什么,找到规律就好。
2、习惯命名法命名就叫异丁烷,系统命名则是2-甲基丙烷。如果刚学到这个的话,你应该是新高一或新高二,总之刚学完必修部分吧?不要紧,这些会在选修五细讲的 关于系统命名,粘贴些资料给你中文的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汉字的特点制定的。1960年制定,1980年根据1979年英文版进行了修定。
3、指的是有机物的(熔)沸点大小。正异新: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为高中典型代表(图形,概念网路上都很详细)烷烃中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因为支链越多,位阻效益大,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排斥力越大,分子与分子越难以紧密堆积,之间间隔越大,导致范德华力大减,熔沸点降低。
4、的两种种情况。综上,乙烯,异丁烯.新戊烷14裂解时,二是裂解成2个碳的烃和3个碳的烃(以下称为23裂解).正戊烷14裂解时。5个碳原子的烷烃本身有3钟同分异构体,2是乙烷和丙烯,1是甲烷和异丁烯(2-甲基丙烯)。而裂化的结果有两种,4个碳的烃则为烯烃。
5、、对于碳原子数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烷烃,一般在烷烃名称之前再加 “正”“异”“新”等字加以区别。烷烃的通式是CnH2n+2,如CH4甲烷,C2H6乙烷,C3H8丙烷,C12H26 十二烷,C20H42二十烷 系统命名法(只在选修本出现)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甲烷(CH4)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及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燃料及制造氢气、碳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乙烷(C2H6)是烷烃系列中第二个成员,分子式为CH3CH3。它存在于某些天然气中,含量约为5%~10%,也溶解于石油中,常用作燃料。
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等效。如甲烷,同一个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如2,2-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对称轴两端对称的氢原子等效。如乙醚中只含有两种氢,核磁共振氢谱中就有两种峰,峰的面积之比等于每一种氢的个数比即6:4=3:2。
丁烷(C4H10)又名正丁烷,是两种有相同分子式(C4H10)的烷烃碳氢化合物的统称。包括: 正丁和异丁烷 ( 2-甲基丙烷)。丁烷是一种易燃,无色,容易被液化的气体。是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原料的重要原料,其用途日益受到重视。丁烷亦是两种有相同分子式(C4H10)的烷烃——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统称。
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某种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系列。 例如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是同系物,可用通式CnH2n+2表示。其中甲烷与正丁烷互为同系物,甲烷与异丁烷也互为同系物。2-甲基丙烷和2,2-二甲基丙烷是同系物。
1、同为饱和脂肪烃,相差3个亚甲基(-CH2-)原子团。乙烷、2,2-二甲基丙烷结构式见图。
2、不都是,一般我们课本上学过的甲烷,乙烷等这些是,凡是官能团相同,结构相似,分子式上差n个(CH2)的有机物为同系物,烷烃有多种分类有环烷烃,链烷烃,他们两个不能说是同系物。
3、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某种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系列。 例如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是同系物,可用通式CnH2n+2表示。其中甲烷与正丁烷互为同系物,甲烷与异丁烷也互为同系物。2-甲基丙烷和2,2-二甲基丙烷是同系物。
4、一是同系物绝大部分相差1个或n个亚甲基团;二是有同一基团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所有的直链烷烃构成一个同系列,最简单的成员是甲烷,之后以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等类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多规律,随着碳数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因此烷烃的熔点、沸点都随之而逐渐升高。
5、同系物(homologue),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出现在有机化学中,且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羟基例外,酚和醇不能成为同系物,如苯酚和苯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