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密度是指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改变程度。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介质的光速不同,光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光学密度反映了介质对光的阻碍或相对传播速度的改变,即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之比。光学密度在光学和光电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光纤通信、光学显微镜、分光仪等领域。
光学密度是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或照片密度,用阻光率的对数值表示,即D=lgI0/I,无量纲。对比度是指照片上相邻两部分影像密度的差值,用K表示,即K=D2-D11。
作用表达不同。影像密度则指照片上模拟影像的黑化程度,即对光的吸收程度。光学密度:又称密度或灰度,指感光材料经曝光和处理后呈现的黑白程度。

1、光密度的定义是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之比值的常用对数值;吸光度是入射光和透射光的透过率之比值的常用对数值,也称光密度。两个概念其实是一致的,光密度就是吸光度,且用光密度符合国家标准,更规范。
2、光密度(OD)就是吸光度(A),OD值是光密度的单位。OD是当光经过一个样本时,部分光会被吸收。所以物理学或化学上,人们更喜欢用吸光度表达现象。在光谱学,透光率是出射光和入射光强度的比。吸光系数与入射光的波长以及被光通过的物质有关,只要光的波长被固定下来,同一种物质,吸光系数就不变。
3、纯水不纯,含有钙元素,标定误差。仪器故障或者设定的故障。吸光度是指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的比值(I0/I1)的以10为底的对数(即lg(I0/I1),其中I0为入射光强,I1为透射光强,影响它的因素有溶剂、浓度、温度等等。
照片的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阻光率的公式:阻光率=1/透光率,即阻光率等于透光率的倒数。与阻光率相对的是透光率,表示光线透过介质的能力,是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假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无散射的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还有一部分被介质表面反射。
光学密度是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或照片密度,用阻光率的对数值表示,即D=lgI0/I,无量纲。对比度是指照片上相邻两部分影像密度的差值,用K表示,即K=D2-D11。
国际主单位为单位 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 克/厘米^3。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如果你是高中生,那么你们老师可能是这个意思:有的时候直接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不方便,而测量物质的质量改变量和体积改变量会更好。比如测量液体的密度,一次倒一点液体,测出每次其质量的改变量和体积的改变量,计算每次测量结果,再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较精确的密度值。
1、影像的光学密度 照片的密度:是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照片的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无量纲。照片的光学密度值与观片灯的光线强弱以及观片灯的光的颜色无关。一般适合人眼观察的X线照片密度范围在0.25~0。
2、光学密度是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或照片密度,用阻光率的对数值表示,即D=lgI0/I,无量纲。对比度是指照片上相邻两部分影像密度的差值,用K表示,即K=D2-D11。
3、遥感领域的光学密度又称密度或灰度。在影像判读中通常称为色调。指感光材料的感光层经曝光和摄影处理后呈现的黑白程度,用D表示。是以10为底的阻光率的对数或透光率倒数的对数。分为透射密度和反射密度两种。
4、一)影像密度的概念 各种遥感信息最终都可以记录在摄影胶片上。对于黑白胶片,最主要的评价指标便是影像密度(亦称黑度)。在摄影技术中,通常以胶片透光率(T)倒数的对数表示,即影像密度 。在遥感影像胶片上,它的大小代表了地物反射或发射辐射的强弱。其中,在各类负片中,D与辐射强度呈正相关,正片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