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乙基丁醇理化性质

1、-乙基丁醇是一种具有特定理化特性的化合物。其熔点在极低的-114℃,这意味着在这样的低温下,它会呈现出固态形式。而其沸点则相对较高,范围在145-149℃,在这样的温度下,2-乙基丁醇会转变为气态。在密度方面,2-乙基丁醇相对水的密度大约在0.830到0.836之间,这意味着它的密度比水稍轻。

2、-乙基丁醇,也被称为异己醇或二乙基乙醇,其英文名有两个标识:2-ethyl butanol和2-ethyl-1-butanol,以及2-ethylbutanol。它的化学结构由分子式C6H14O清晰表示,分子量为1017克/摩尔。结构式的信息虽然没有直接给出,但通常这类醇类物质呈现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形态。

3、-乙基丁醇具有显著的易燃特性,按照建规火险分级,它属于乙级。其闪点(开杯法测定)为58℃,这意味着在接近或达到这个温度时,它容易引发燃烧或爆炸。在特定条件下,如遇到明火或高温,它会迅速点燃,甚至可能发生剧烈的燃烧或容器破裂,增加了爆炸的风险。

4、它能够在乙醇和乙醚中溶解,但对水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其相对密度在20℃的条件下为0.8328,凝固点为-114℃,沸点则高达149℃。它的折光率(n20D)为4229,具有一定的闪点,即开杯闪点为53℃,这意味着它具有易燃性质,需要妥善处理。

s-3-甲基-2-乙基-1-丁醇怎么写?

费歇尔投影式见图片。手性碳是3号碳,分别连有四个不同的基团(乙酰基、乙基、甲基、氢),将四个基团按优先顺序排列,是乙酰基乙基甲基氢,从最不优先基团对面看,其它三个基团按优先顺序应为逆时针方向,即为S构型。

合,首先生成2-甲基-1-丁醇-3-酮,接着脱水生成甲基异丙烯基酮。该化合物受日光或紫外光照射时发生树脂化。与苯酚缩合生成2,2-双(4-羟基苯 基)丁烷。与脂肪族酯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β-二酮。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与酸酐作用发生酰化反应,生成β-二酮。与氰化氢反应生成氰醇。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 隔开。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左是立体结构,右边是费歇尔投影:投影式规定就是横前竖后,横前竖后只是针对a、b、RR3来说的,在b、c、RR5中就是bc在前,RR5在后。这样是无法按照Fischer来画出结构式的。Fischer投影式是为了区分R、S构型而想象出来的方法。

高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写出下列有机物的名称(1)___(2)___(3)CH3CH(CH3)CH2CH2OH___(4...

这个题出的有点问题,有机物一般都能氧化,比如这些物质和氧气都能燃烧。这里的氧化指的是温和条件下的氧化,当一个-OH连在一个 3级碳即叔丁基碳上时,不能被一般的氧化剂氧化,OH羟基所连的碳上至少有一个H,才能被氧化。

第一个:乙二酸 第二个:1,3-二丁烯 第三个:苯酚 第四个:你写的结构简式有点小错误:最后两个甲基不能这么写,应写为:(CH3)3CCH2CH(CH3)2。这能这么写才对。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结构式为CH3-CH2-OH,结构简式为CH2CH2OH 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CHCHOH或CHOH,分子式CHO,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但是原子的排列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式”。钠可以和醇反应不和酮醚反应,所以以上分子式就是戊醇,就是戊烷的一个氢换成羟基(不理解的话可以看做氢氧根),同时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每种同分异构体又由于羟基的不同有可异构成几种戊醇,总共应该能写出8种吧。

下面列出的都是较易溶于水的有机物。除羧酸、酚、氨基化合物、磺酸这些显示酸碱性的、可电离的有机物,它们会以离子、分子的形式存在,其他有机物在水中几乎都以分子形式存在。

2,2-二乙基-1-丁醇与浓硫酸加热?

-二乙基-1-丁醇(化学式:C8H18O)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溶剂和中间体。当2,2-二乙基-1-丁醇与浓硫酸加热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丁醇与浓硫酸加热到140摄氏度时反应是生成1-丁烯。醇和浓硫酸反应,在低温下,生成醚类化合物,在高温下,直接脱水生成烯烃。140摄氏度的反应温度,已经足够高了,因此生成的是烯烃,而不会是醚。

正丁醇与浓硫酸混合后加热不会沸腾的原因有加热不足、反应物比例不当。加热不足:如果加热的温度不够高,酯化反应速率会较慢,生成的热量也会较少,这样就不会发生剧烈的沸腾。反应物比例不当:如果正丁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不适当,会影响反应速率和反应热量,从而影响加热后的沸腾情况。

2甲基2乙基1丁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