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救 将皮肤接触处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眼睛接触处用大量清水冲洗。误食中毒要进行催吐,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在每种农药标签或使用说明上,有关该种农药的使用要求、中毒和急救方法等都有详细说明,务必在使用之前仔细阅读,严格按要求使用。
1、根据农药种类、中毒途径及患者当前状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对于通过皮肤接触中毒的患者,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若为敌百虫中毒,则不可使用碱性清洁剂。吸入中毒者需迅速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衣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顺畅。
2、D.解毒药品的种类及使用方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般有机磷农药中毒,可用阿托品或氯磷定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也可用阿托品治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可用contrathion进行肌注或静脉注射。
3、经皮吸收 通过皮肤接触农药而中毒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中毒途径。经呼吸道吸入 经呼吸道吸入农药而引起中毒,也是最快、最常见的中毒途径。经中(消化道)摄入。现在分析几种常见的农药中毒的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上的杀虫剂。
4、去降农药污染源,防止农药继续进入人体内,是急救中道先采用的措施。
1、异丙威 英文通用名称 isoprocarb(MIPC) 其它名称 灭扑散、叶蝉散 毒性 异丙威属中等毒性杀虫剂。以免眼睛和皮肤刺激性极小,无明显蓄积毒性,在试验剂量内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鱼、蜜蜂有毒。剂型 2%、4%粉剂,20%乳油。
2、N--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异丙威、仲丁威、速灭威、混灭威等。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抗蚜威、抗蝇威等。肟基氨基甲酸酯类:涕灭威(高毒)、灭多威(高毒)、硫双威等。稠环基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高毒)、丙硫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等。
3、异丙威共计3种(类):小麦、水稻、黄瓜。 茶树、棉花、苹果树、十字花科蔬菜不在登记有效期内。仲丁威共计5种(类):水稻、十字花科蔬菜、甘蓝、节瓜、茶树。 甘蔗、棉花、卫生、小麦不在登记有效期内。7 混灭威 共计1种(类):水稻。
4、异氰酸甲酯是生产一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仲丁威、克百威、异丙威、灭多威、甲萘威、涕灭威、残杀威、混灭威、速灭威、灭梭威等的非常重要的中间体,还可以用于合成聚氨酯橡胶、胶黏剂以及药物血脉宁等。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高分子工业中,用以合成聚异氰酸酯、聚氨酯类、聚脲树脂和高聚胶粘剂等。
5、对于褐飞虱的防治,异丙威、混灭威、速灭威等对农田蜘蛛的毒性较小,可作为选择。应减少使用敌敌畏、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及其复配剂,以及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类农药,因为它们对天敌的杀伤力较大。应倾向于使用对环境和天敌影响较小的农药,如防治水稻后期飞虱可用吡虫啉,稻纵卷叶螟可用丁烯氟虫腈等。
.灭多威(methomyl,万灵)。化学名称:1-(甲硫基)亚乙基氨甲基氨基甲酸酯 主要理化性质:对柑橘潜叶蛾、美洲斑潜蝇等有特效。纯品为白色结晶,稍带硫磺臭味,熔点78~79℃,25℃时的蒸气压为670-3Pa。能溶于水、丙酮、乙醇、异丙醇、甲醇、甲苯。在通常条件下稳定。在潮湿土壤中易分解。
涕灭威,又被称为铁灭克,属于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虫、杀螨、杀线虫剂,目前被认定为商业化农药中毒性最高的品种。灭线磷则是一种有机磷类杀线虫剂,仅具有触杀作用,不具备内吸和熏蒸功能。水胺硫磷是一种广谱杀虫、杀螨剂,具备触杀、胃毒及杀卵功能。
丁硫克百威,也被称为丁硫威、好年冬、安棉特,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通过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酶(Ache)和羧酸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Ach)和羧酸酯的积累,影响昆虫正常的神经传导而致死。丁硫克百威是一种低毒化品种,对天敌和有益生物毒性较低,是剧毒农药克百威较理想的替代品之一。

硫双灭多威的物化性质如下:首先,它的密度在20℃时为4克每立方厘米,这是一种相对较高的密度,这可能影响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分布和储存。其次,它的熔点处于173℃至175℃之间,这意味着在正常温度下,硫双灭多威呈现出固态形式,但在稍高的温度下可能会开始熔化。
硫双威,以其英文通用名称thiodicarb而知名,还有其他别称如拉维因(Larvin)和硫双灭多威、双灭多威。这个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复杂,其分子式为C10H18N404S3,显示出它是由碳、氢、氮和硫等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一种农药,硫双威专门定位为杀虫剂,对于控制和防治害虫具有显著效果。
硫双灭多威是一种具有多种名称的化学物质,中文名称为硫双灭多威,也被称作拉维因、硫双威、3,7,9,13-四甲基-5,11-二氧杂-2,8,14-三硫杂-4,7,9,12-四氮杂十五烷-3,12-二烯-6,10-二酮。
化学品中文名硫双威;硫双灭多威;拉维因 化学品英文名Thiodicarb;Larvin 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有害物成份分子式分子量纯品/混合物CAS No.1硫双威C10H18N4O4S3355纯品59669-26-0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1类 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为中等毒杀虫剂。
1、[yán suān qiǎng ǎn]盐酸羟胺是一种无机物,是一种无色结晶,易潮解,白色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作还原剂和显像剂,有机合成中用于制备肟,也用作合成抗癌药(羟基脲)、磺胺药(新诺明)和农药(灭多威)的原料。密度:67。熔点:152℃(分解)。 溶于水,乙醇、甘油,溶于冷乙醚。
2、首先,还原剂,如盐酸羟胺,其主要任务是将铁离子从三价(Fe3+)还原为二价(Fe2+),这是因为二价铁与显色剂邻二氮菲能够形成稳定的桔红色配合物[Fe(phen)3]2+,而三价铁形成的淡蓝色配合物[Fe(phen)3]3+则不如二价铁稳定。盐酸羟胺的存在确保了铁的二价状态,为后续的显色反应创造条件。
3、吡是多音字,吡读音为pǐ时,意思是诋毁,斥责:“而吡其所不为也”。吡读音为bǐ时,意思是古通“比”,比较。诋毁。【吡啶 bǐ dìng】: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5H5N。无色液体,有臭味。用做溶剂和化学试剂。[英pyridine]相似词:硝苯吡啶 吡咯 吡唑 吡喹酮 吡虫啉 吡咯烷 吖啶 哌啶。
4、青蒿素的汉语读音是:qīng hāo sù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其分子式为C15H22O5,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