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4-乙基环己烷没有手性碳原子。分子中间有对称面。因此,其构型异构体只有在环同侧和异侧两种。
2、你好,这个没有手性碳原子,因为除1,4碳原子外其他都有两个氢,而1,4碳原子都连有相同的原子团,且分子整个关于1,4碳原子轴对称。所以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分子无手性。
3、可以分为不同的旋转性R,S,如4-甲基-2-羟基-异丙基环己烷它环上的1,2,4号碳原子所连的基团全不同,所以有三个手型碳原子,有2*2*2(2的手型碳原子个数的次方)也就是8个旋光异构体。

1、鉴别方法:取量,用硝酸银的乙醇溶液鉴定,苄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氯代环己烷过一段时间或加热才产生白色沉淀,氯苯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2、区别氯苯,氯代环己烷,苄氯的方法如下:用硝酸银的乙醇溶液,苄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氯代环己烷过一段时间或加热才产生白色沉淀,氯苯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3、鉴别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可能的方法:水溶液试剂法:将每种化合物分别加入 NaOH 水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泡沫。环己烷和甲苯不会产生泡沫,而 1,2-二氯乙烷、四氯乙烯和氯代苯会产生泡沫。
4、甲苯和油分不出来,但是水可以和另外两个物质区分,甲苯是苯类衍生物属于类脂。而油很明显就是脂。所以这两只物质互溶 可以互溶的两种物质你是没办法分辨出来的,互溶了,在物理学角度就是合成一体了。
5、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氟、氯、溴、碘)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1、(2)n (3) (4)CH 3 CH 2 CH 2 Br+KOH CH 3 CH=CH 2 +KBr+H 2 O(5)CH 2 OHCHOHCH 2 OH+3HNO 3 +3H 2 O 考查常见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环己烷加溴,加热,生成一溴环己烷。然后加入乙醇钠的乙醇溶液,消除反应生成环己烯。而后在NBS ,四氯化碳溶液中,光照条件下发生∝卤代,生成产物。
3、环丙基环己烷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三元环,环张力较大,可以与溴,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开环反应),所以会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式表示如下:C6H11﹣C3H5+Br2(CCl4)→C6H11﹣C3H5Br2。
4、很快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3-溴环己烯,加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一溴环己烷和4-溴环己烯,没变化的是溴苯;再分别取少量一溴环己烷和4-溴环己烯,分别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为4-溴环己烯,无变化的为一溴环己烷。
若不考虑旋光异构的话,全顺和全反实际上算一种的,其余类似。所以是4种。考虑旋光异构的确是8种。
应该没有。它没有双键也没有环平面,所以没有顺反异构体吧,R,S倒还有可能。。
反-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烷 (2) 顺-1-氯-2-溴环己烷 第六章 对映异构 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手性碳原子(用 * 表示手性碳原子)。哪些没有手性碳原子但有手性。
没有。环己烷是对称结构,不具有旋光性,船式环己烷没有旋光性。旋光性,物理上指石英、结晶糖等介质中,平面偏振光沿其光轴行进时,偏振平面绕著光轴稳定旋转的现象。
不具有旋光性。国内一些有机化学教科书在论述二取代环己烷的旋光异构体内容时, 大都先从1,2-二取代环己烷着手, 接着是1,3-二取代环己烷, 最后讨论1,4-二取代环己烷。
A是平面型分子,具有对称面(想象将甲基、溴、氯及氢和两个双键碳所在平面一分为二),没有旋光性。
年范霍夫当一个碳原子连有四个不相同的基团时,可有两种空间排列形式,它们互为镜象关系:上图为乳酸分子,其空间有两种排布,它们互为对映异构体,都有旋光性。
-甲基-4-二氯-戊烷;溴甲基环己烷;2-甲基-2-氯-4-溴甲基-戊烷;2-邻氯苯-4-氯-戊烷;对;2-氯甲基-5-氟-环己烯。
叉。表示基上一个原子用二价连于另一原子或两个原子上。例如:(10)撑。表示一个二价基,其两价在基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另外两个原子上。例如, BrCHCHCHBr 丁撑二溴(或1,4-二溴丁烷)。(11)用。
第一个是葡萄糖的结构式,—OH是羟基,—CHO是醛基 第二个是乙酸乙酯的结构式,—CH3是甲基,—COO—是酯基。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问我。
用一条长一点的线放在两个相互结合的原子之间,表示其中每一个原子都用了一个价来成键,例如:凯库勒和库珀给甲烷设计的分子式与现代电子结构式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