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的密度为1*10^3kg/m3以上.海中所含盐分是一般海水的六倍,鱼儿无法生存,岸边也没有植物,因此有了死海这个名字。
由于含盐量高,湖水的比重为172到227,超过了人体的比重,所以在死海中游泳的人平躺在水面上也不会下沉甚至可以躺在水面上静静地看书。
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咸的湖,最深处380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米,湖水盐度达300克/升,为一般海水的6倍。
可以达到3克每立方厘米,远远大人体密度。所以人能漂浮在死海之上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世界上密度最大是死海、最小的应该是淡水湖。死海:水含盐量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是普通海洋含盐份的10倍。最深处有湖水已经化石化(一般海水含盐量为5%,而死海的含盐量在23%~25%。

1、不一样:大洋海水密度的分布 海水密度是随温度、盐度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的。通常是温度低、盐度高、压力大,密度就大。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
2、海水的密度会因海水温度、盐度、压强等因素而有所变化。在相同温度和盐度的情况下,水的密度也会因压强而发生变化,即越深处海水的密度越大。
3、在深海的水的密度**不会**显著增加。海水的密度主要受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影响,而压力的影响相比温度和盐度要小得多。因此,一般来说,海洋的深部密度并非总是大于浅部。
4、深度方向)分布差异,而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海水的密度会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提示,一般认为在常压附近,水的密度不随压力而变化,但是在数千米的海洋深处,压力是数百大气压,压力的因素已经不可忽略。
设海洋的水分完全蒸发盐度为35,海洋平均深度为4000海盐的密度假设为25g/cm3,求盐层厚度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
测定时水温(t)高于17.5c时:s(%。)=1305(比重—1)+0.3(t—17.5)。海水密度一般在02~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
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在南极海区,密度可达0270g/cm3以上。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
海水密度一般在02~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例如,在大西洋深层冷水中,海水密度就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如赤道表层海水密度就小。
大海的密度一般在02~07g/cm之间。具体介绍: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02~07g/cm3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
距测算,地球上的海水总量约14亿立方千米,一立方千米等于十亿立方米。
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36亿亿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亿亿吨。由于盐份问题,海水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作为水源来利用。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海水有136亿亿吨。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36亿亿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亿亿吨,由于盐份问题,海水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作为水源来利用。
关于地球有多少吨海水分享如下:地球上的海洋是一个广阔而神秘的世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海水。根据科学研究数据,地球上的海水总量约为332×10^21千克,也即1332亿亿吨。
地球海洋约332x10^21吨水。地球上的海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水体,占地球表面积的71%,约占地球总体积的953%。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总量约为132亿立方公里,占据地球上总水体积的953%。
物理性质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沸点: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375kPa)。凝固点:0℃,三相点:0.01℃,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982℃。
海水对阳光中红、橙、黄等色光吸收较强,而对蓝、紫等色光散射较强,所以海水多呈蔚蓝色。如果沿岸海水中泥沙颗粒较多或水生生物繁盛,则颜色呈黄或红、绿色。如红海海水富含红色藻类,海面呈红色。
海水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温度、密度、透明度、海冰等。海水温度是度量海水热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海洋热能不仅驱动大部分的大洋环流,而且还制约着海洋生物系统运转的速率。
海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是有赤道附近海域向两侧的高纬度递减。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季节和洋流影响。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规律是有表层向下递减。到一定深度以后,海水基本是恒温的。
海水的物理性质,如纯水与海水的溶解性、密度、热性(热膨胀、压缩性、绝热变化)等,都深受水分子和无机盐离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