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品8类(3类)的意思是:主要危险性为8类,腐蚀性;次要危险为3类易燃。吗啉就是8类(3类),主要危险性腐蚀性,次要危险性易燃。
2、吗啉属于第三类第三项高闪点易燃液体的化学危险品,危化号是33617。
3、N-乙酰基吗啉性质描述: 无色透明液体,无毒、无腐蚀。熔点10℃,沸点246℃(0.101MPa),比重(20℃)116,折光率4380,闪点122℃。可以与水、低级醇混溶,易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在一般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热分解温度大于230℃ 。在热和强酸的作用下,可以发生酸解反应,生成吗啉盐和醋酸。
1、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 与还原剂及硫、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5 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6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7 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8 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
2、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1 第1类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及硫、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
4、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分别为:爆炸品。本类化学品为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5、分子式、主要危险性类别、次要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及危险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第1类 爆炸品、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 易燃液体、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 有毒品、第7类 放射性物品、第8类 腐蚀品。
6、放射性物品 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4×104Bq/kg的物品。腐蚀品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从而找到整改措施来加以治理。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物质种类有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无毒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Thestandardofmajorhazardsourceidentification)是一种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以及计算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和最大量的方法。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土方开挖工程 土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法律分析: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对危险和有害因数的辨识应从人、料、机、工艺、环境等角度入手,动态分析识别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数的种类和危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