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酸简介

1、肉豆蔻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以其英文名称Tetradecanoic acid,n-Myristic acid,1-tridecanecarboxylic acid,acide myristique,acide tetradecanoique,crodacid等熟知。它以其化学名称十四酸(十四烷酸)而闻名,外观为白色结晶性蜡状固体,显示出独特的物理特性。

2、肉豆蔻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以下是对其的简要介绍:化学名称与别名:肉豆蔻酸的化学名称为十四酸,英文名称包括Tetradecanoic acid、nMyristic acid等。物理形态:肉豆蔻酸外观为白色结晶性蜡状固体,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

3、十四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化工产品,也称为肉豆蔻酸乙酯,其CAS登录号为124061。以下是关于十四酸乙酯的简介:正式名称与别名:十四酸乙酯的正式名称为肉豆蔻酸乙酯,英文名称是ethyl myristate。

4、简介:肉豆蔻酸异丙酯在化妆品中起到保湿和滋润皮肤的作用,皮肤对其吸收性较好,能深入皮层,将化妆品中的活性组分带入,充分发挥有效成分的作用。致痘原理:虽然肉豆蔻酸异丙酯具有保湿和滋润作用,但过量使用或对于敏感肌肤而言,可能引发毛囊堵塞,导致痘痘产生。

5、简介 维生素A酸(retinoic acid, RA)是维生素A在体内的氧化代谢产物, 也称维甲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对细胞生长与分化等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 常用来针对痤疮、银屑等皮肤问题。但维生素A酸也有众多副作用,比如皮肤干燥,过敏,刺激等。

6、肉豆蔻别名:玉果、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肉果、肉蔻、扎地、麻失 简介:内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萜烯类,还含脂肪油,油中存在大量肉豆蔻酸。季节:春、夏、秋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其种仁入药,可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虫驱除剂,治疗风湿痛等。

请问:十四碳酸是什么?

1、十四碳酸的性质描述如下: 物理状态与熔点 外观:白色结晶性蜡状固体。 熔点:59℃,在这一温度下会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沸点 常压沸点:322℃。 低压沸点:在13kPa的压力下,沸点降低至199℃。 密度 在54℃时测量的密度为0.8622,显示出轻质和易于操作的特性。

2、肉豆蔻酸(十四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基本信息中文同义词:十四酸、豆蔻酸、十四(烷)酸、十四烷酸、正十四碳酸、蔻酸、特十四酸。英文名称:Myristic acid。CAS号:544-63-8。分子式:C14H28O2。分子量:2237。EINECS号:208-875-2。

3、肉豆蔻酸,即十四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化学名为十四烷酸。其同义词包括十四酸、肉豆蔻酸、豆蔻酸、十四(烷)酸、十四烷酸、正十四碳酸、蔻酸、特十四酸等。英文名称为Myristic acid,CAS号为544-63-8,分子式为C14H28O2,分子量为2237,EINECS号为208-875-2。

4、饱和脂肪酸(SFA):十六碳酸(棕榈酸)、十八碳酸(硬脂酸)等,以及其他如丁酸、己酸、辛酸、葵酸、十一碳酸、十二碳酸(月桂酸)、十四碳酸(豆蔻酸)、十五碳酸、十七碳酸、二十碳酸(花生酸)、二十一碳酸、二十二碳酸(山嵛酸)、二十三碳酸、二十四碳酸(木焦油酸)等。

5、肉豆蔻酸异丙酯是一种工业合成的酯类,具体来说是十四碳饱和脂肪酸(肉豆蔻酸)和异丙醇的酯化产物。它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合成,而非天然提取,尽管其合成原料之一可能来源于椰油中的十四碳酸。 应用领域:肉豆蔻酸异丙酯在化妆品行业有广泛应用,主要起到保湿和滋润皮肤的作用。

6、肉豆蔻酸异丙酯不算大豆,以下是具体原因:成分来源:肉豆蔻酸异丙酯是工业合成的酯类,它是由十四碳饱和脂肪酸和异丙醇经过酯化反应得到的。而大豆则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其成分复杂得多,主要以油脂为主。合成原料:肉豆蔻酸异丙酯的合成原料通常是椰油中的十四碳酸和异丙醇,这与大豆没有直接关系。

十四烷详细资料大全

1、十四烷[化学式:C 14 H 30 ;CH 3 (CH 2 ) 12 CH 3 ,式量:1939]无色液体。熔点6℃,沸点254℃,密度0.7628g/mL,闪点101℃。不溶于水,可溶於乙醇。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也可用作溶剂及标准烃。

c12-15化学名中是什么意思

含有十二个碳原子到十五个碳原子的烷属烃,分别叫做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十五烷。烷烃(wán tīng),即饱和链烃(saturated hydrocarbon),是碳氢化合物下的一种饱和烃,其整体构造大多仅由碳、氢、碳碳单键与碳氢单键所构成,同时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英文名称是AMMONIUM C12-15 PARETH SULFATE 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在化妆品、护肤品里主要作用是表面活性剂,风险系数为1,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对于孕妇一般没有影响,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没有致痘性。

C12-C15 烷醇乳酸酯,一种常见的化工产品,其化学名称为中文的C12-C15 烷醇乳酸酯,对应国际通用的CAS编号为93925-36-1。这一名称在英文中表述为C12-15 Alkyl lactate,它也可以被识别为2-Hydroxypropanoic acid C12-15-alkyl esters。

晚上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盐一般就是AES俗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为一种HLB亲水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2-15聚醚硫酸铵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一种HLB亲油的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类似苯扎氯铵,两者由于离子电荷不同不适合混溶可能会产生絮凝沉淀。如果用于日常洗涤建议用前者更好一些。

肉豆蔻酸是什么

肉豆蔻酸(十四酸)是一种14碳长饱和脂肪酸,分子式为C14H28O2,在化妆品、制造、香料和医药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肉豆蔻酸的基本性质 肉豆蔻酸,也被称为十四烷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在其纯化形式中,肉豆蔻酸可以呈现白色至微弱的黄色固体,有光泽的结晶固体或白色至黄色粉末,具有天鹅绒般的质地。

肉豆蔻酸(十四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基本信息中文同义词:十四酸、豆蔻酸、十四(烷)酸、十四烷酸、正十四碳酸、蔻酸、特十四酸。英文名称:Myristic acid。CAS号:544-63-8。分子式:C14H28O2。分子量:2237。EINECS号:208-875-2。

肉豆蔻酸,又名十四烷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的14碳长饱和脂肪酸,其分子式为C14H28O2。在化妆品中,肉豆蔻酸因其价格便宜且易于采购的特点,常被用作润肤剂,帮助皮肤形成保护层,修复、再生和保持其天然保湿屏障,使皮肤看起来光滑柔软。

肉豆蔻酸是一种源自自然界的脂肪酸,具有多种重要作用:来源与性质:肉豆蔻酸源自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的常绿树的天然产物,主要存在于ucuuba黄油和椰子油中。其分子式为C14H28O2,纯白至微黄的固体形态,熔点为59°C,沸点高达250.5°C。

肉豆蔻酸是一种皂基表面活性剂,也是一种食用香料。它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具有清洁和起泡的作用,所以常用在洗面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肉豆蔻酸的正确名称是肉豆蔻酸,化学界并没有叫肉豆蔻酸的酸性成分。会有一定程度的气人。如果护肤品中含有这种成分,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如有刺激或不良反应,需停用。

肉豆蔻酸,又名十四(烷)酸、正十四酸、蔻酸、豆蔻酸,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化学式为C14H28O2,结构式为CH3(CH2)12COOH。其形态为白色蜡状晶体,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相对密度0.8439(80℃),熔点58℃,沸点250.5℃(13kPa),折射率4273(70℃),酸值为2468。

正十四烷比水密度大吗

1、大。正十四烷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这是因为正十四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更多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相对于水分子来说,其体积更大,质量也更大。在化学中,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决定了物质的密度,由于正十四烷的分子量较大,其分子所占的空间较小,因此其密度大于水。

2、烷烃并非是结构式所画的平面结构,而是立体形状的,所有的碳原子都是sp3杂化,各原子之间都以σ键相连,键角接近109°28‘,C-C键的平均键长为154 pm,C-H键的平均键长为109 pm,由于σ键电子云沿键轴呈轴对称分布,两个成键原子可绕键轴“自由”转动。

3、综上所述,气相色谱中的内标物如正十四烷,通过作为已知浓度的参考物质,与待测物进行峰面积比较,从而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分析,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4、密度:0.748(未指明单位,通常为g/mL或g/cm,此处默认为g/mL)正十二烷的密度较低,表明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外观:无色液体 正十二烷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水溶性:不溶 正十二烷不溶于水,表明其分子结构与水分子的极性差异较大。

5、电蚊香: 成分:电蚊香片主要包含除虫菊素、天然除虫菊素、增效剂、正十四烷、香料等;电蚊香液则主要包含约3%的拟除虫菊酯、稳定剂、正十四烷溶剂、香精等。 优缺点:电蚊香具有无明烟明火、安全卫生、使用方便等优点。然而,如果驱蚊效果不佳,气味可能会过浓,不适合过敏体质的人。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