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25毫升36%的醋酸与975毫升水混匀即可。
取醋酸105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乙酸,也叫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配制4%(g/ml)醋酸溶液1000ml的正确方法是取105ml36%~37%的醋酸,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可。
将配置好的溶液转移至专用的试剂瓶中保存。注:由于乙酸一般以冰醋酸溶液形式(36%--38%,密度05g/ml,物质量浓度可计算得为C=05g/ml / 60.05g/mol=0.0175mol/mL=15mol/L)存在,所以也可取1056ml冰醋酸溶液在1L容量瓶中定容获得2mol/L的醋酸溶液,即稀释15/2=75倍。
首先,配置5g/L的淀粉溶液,并准备好36%的醋酸溶液。接着,配制并标定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取适量含碘消毒剂,使其相当于有效碘约0.25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并加入5滴醋酸。
.1mol*60g/mol)/(05g/ml)=6ml/05=7ml。
称取82克无水醋酸钠或者13克三水醋酸钠,加水溶解,稀释定容到溶液一升。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

醋酸的密度是05克每立方厘米。以下是关于醋酸密度的几点说明:密度值:醋酸的密度被定义为单位体积内醋酸的质量,具体数值为05g/cm3。物理状态:纯的无水乙酸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吸湿的固体,凝固点为16℃,凝固后呈现无色晶体状态。
总的来说,醋酸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大致在049g/cm至057g/cm范围内,受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可能会略有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实验操作来了解其准确的密度值。
醋酸的相对密度(水为1):050。密度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因此可以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影响物质密度的主要物理量为压强和温度。液体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组分,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但有时也不能忽略)。很高的压强也会产生明显影响。
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通常被称为冰醋酸或乙酸,是一种有机一元酸,常用于食醋的制作。其密度是05克每立方厘米(g/cm)。纯的无水乙酸是一种无色、吸湿的固体,其凝固点为16℃(62℉),凝固后呈现出无色晶体状态。乙酸在水中溶解,形成弱酸性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乙酸密度是075g/ml。乙酸,也叫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醋酸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醋酸的熔点为16摄氏度,沸点119摄氏度,相对密度05,闪点39摄氏度,爆炸极限百分之四至百分之十七。纯的醋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醋酸盐也易溶于水。
1、步骤一:准备所需材料计算出所需溶质(乙酸)和溶剂(水)的精确量。例如,如果你要配制500ml的1mol/L乙酸溶液,若冰醋酸的密度为05g/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9%,摩尔浓度为15,需要26ml冰醋酸(在17℃以上为液态)。
2、计算500毫升需要的乙酸体积,500÷1000×1×60÷05=257(毫升)用量筒精确量取257毫升乙酸,倒入烧杯里,加水稀释(稀释后总体积不得超过500毫升)。把稀释好的溶液全部转移到500毫升容量瓶里,用蒸馏水洗3次烧杯,液体也全部转移到500毫升容量瓶里。
3、即每升溶液中含有1摩尔的醋酸分子。 溶液储存:配制好的醋酸溶液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防止溶液变质或挥发。 安全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醋酸蒸汽对眼睛和皮肤的刺激。通过以上步骤,即可成功配制出1mol/L的醋酸溶液。
4、称取82克无水醋酸钠或者13克三水醋酸钠,加水溶解,稀释定容到溶液一升。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
1、要辨别有机物和水的密度大小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有机物浮于水面,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第二种,有机物和水互溶,则有机物的密度与水相近;第三种,有机物在水面下,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大。将有机物和水倒入同一容器,第三两种情况有机物和水同在可看到明显分层现象。
2、对于水溶性的有机物,判断其密度相对水的大小,可以采用“等体积比质量”或“等质量比体积”的方法。具体操作时,先准备等体积的有机物和水,然后称量它们各自的质量。若有机物的质量大于等体积水的质量,则该有机物密度大于水;反之,若有机物质量小于等体积水的质量,则其密度小于水。
3、所有的气体,密度肯定很小。所以我们只需要关注液体和固体。所有的烃,即CxHy,密度都小于水。液态卤代烃,因为取代H的是原子量较大的卤原子,所以密度会增大,所以一些C原子数比较少的卤代烃密度会大于水。
4、当有机物不溶于水,且为固体或液体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在水中是否上浮、悬浮、漂浮或下沉来判断其密度。若有机物上浮,说明其密度小于水;若悬浮或漂浮,则其密度等于水;若下沉,则其密度大于水。如果有机物为气体且不溶于水,我们可以利用集气瓶进行简单的实验。
5、从具体实验来说,有机物的试剂瓶上一般会标注其密度。如果有机物不溶于水,可以滴一滴到水里看是上浮还是下沉。具体方法:把一滴有机物滴到一杯水里面,如果有机物浮在水面上,则水的密度大;如果沉下去,则水的密度小,;如果悬浮,则一样大。如果二者互溶,则同体积称重量,谁重谁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