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物理浮力计算题的解答如下:确定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当木块和物体M整体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有 $G{木} + G{M} = F_{浮1}$。当木块和物体N悬浮时,根据悬浮条件,有 $G{木} + G{m} = F_{浮2}$。利用浮力差求解体积差:对上述两式进行相减,得到 $G{m} G{M} = F{浮2} F{浮1}$。
2、木块完全浸入水中,因此排开水的体积V排等于木块体积V木,即V排=V木=500cm=5×10^-4m。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F浮等于水的密度p乘以g(重力加速度)再乘以排开水的体积V排,即F浮=pgh=0×10kg/m×8N/kg×5×10^-4m=9N。
3、是铅还是铝?不管是铅还是铝密度都小于水银,所以漂浮,则F浮=G物 G物=pVg 即:F浮=P铝V铝g=2700*1*10^-4*8=646牛 如果是铅代入铅的密度就可以计算出来。
4、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等于pgV,其中p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为物体的体积。将具体数值代入公式,得到物块受到的浮力F等于1000千克每立方米乘以10牛每千克再乘以0.04米乘以0.01平方米,结果为4牛顿。因此,物块的密度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来计算。
5、先说一下,下面的计算中g=10N/kg,排水前用(水下)代替,排水后用(水上)代替。潜水艇自身排出的水的质量用M排出代替。潜水艇自重为G。
6、解:设木块浸入水中深度为h,圆柱体容器底面积为s1,木块底面积为s水的体积v1=m1/ρ水=2000cm由体积关系可得v1=h(s1-s2)带入数据的h=5cm木块正常漂浮时 浸入水中的深度h=(ρ木/ρ水)h木=6cm.所以木块最终沉底。
第一种情况,沉底,这个很简单了这个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容器+水+木块的总重力。
答案:(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4×10Pa;木块受到的浮力是40N。(2)当绳子断了,木块漂浮时,受的浮力是24N。
初三物理浮力计算题的解答如下:确定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当木块和物体M整体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有 $G{木} + G{M} = F_{浮1}$。当木块和物体N悬浮时,根据悬浮条件,有 $G{木} + G{m} = F_{浮2}$。

他将一个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槽中,然后加入5cm深的水。请你通过计算,判断木块是否能浮起来。(2) 继续向水槽内加水,直至水深为10cm。
烧杯中的正方体在液体中沉到杯底且液体超过正方体,这说明正方体所排开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小于正方体自身的重量。所以,正方体是受到浮力的。
【分析】 (1)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继续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由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增大。
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ρgh2-ρgh1 增加的压力就是物块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