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制备N-羟基丁二酰亚胺,首先,取100克(1摩尔)的丁二酸酐和70克(1摩尔)的盐酸羟胺,将它们置于加热的反应系统中,并保持负压以排除挥发性产物。然后,迅速将温度提升至125℃以上,保持1小时后,再逐渐升温至160℃。
羟基丁二酰亚胺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β-消去反应将丁二酸二乙酯转化成巴豆酸,然后与过氧化氢反应得到羟基丁二酰亚胺。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酶催化合成羟基丁二酰亚胺。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应用:羟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其他化合物和药物。
将100g(0mol)丁二酸酐和70g(0mol)盐酸羟胺一起加热,使反应系统保持负压抽除生成的挥发物,迅速加热至125℃以上,1h后慢慢升至160℃。停止加热,当温度降至125℃时,将液态反应物倾入400ml乙醚中并激烈搅拌。产物固化后倾去乙醚层,固化物与400ml丁醇共热至沸,热滤,滤液迅速冷却至0℃。
前面两个都是溶于水的,很好洗的,旋掉乙醇,然后用乙酸乙酯溶解,用水洗几次,应该可以得产品。

N-羟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外观呈现白色至类白色的结晶体,其物理特性引人注目。它的沸点相对较高,达到了264°C,这是在标准大气压760 mmHg下的测定值,表明它在加热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挥发性。其折射率被测得为599,这一数值反映了其分子在光下的散射特性,对于理解和应用该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制饴将谷物用来酿酒造糖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中国西周的《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饴糖属淀粉糖,故也可以说,淀粉糖的历史最为悠久。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水。
N-羟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外观呈现白色至类白色的结晶体,其物理特性引人注目。它的沸点相对较高,达到了264°C,这是在标准大气压760 mmHg下的测定值,表明它在加热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挥发性。其折射率被测得为599,这一数值反映了其分子在光下的散射特性,对于理解和应用该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化学简介:羟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通常用于合成其他化合物和药物。羟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含有羟基和羰基的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HOOC-CH2-CH2-COOH。它是一种亚氨基酸,与天然氨基酸相比缺少了氨基,羟基丁二酰亚胺可以看作是由甘氨酸分子中氨基被羧基取代后的产物。
N-羟基丁二酰亚胺,活化羧基以用于酰胺键的形成。用于合成氨基酸保护剂、半合成卡那霉素及医药中间体。
溶于。N-羟基丁二酰亚胺对潮湿敏感,溶于水,易溶于丙酮、醇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氯代烃、醚、甲苯和苯。N-羟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或具有淡褐色光泽的薄片固体,具有刺激性,应避免吸入、与皮肤接触,用途为有机合成、制药、电镀、化学分析。
又名HOSu,NHS,1-羟基吡咯啉-2,5-二酮,N-羟基丁二酰亚胺。英文名为:N-Hydroxysuccinimide;1-hydroxypyrrolidine-2,5-dione。 分子式:C4H5NO3分子量:1109CAS号:6066-82-6性质:白色结晶体。熔点99-100℃。
要制备N-羟基丁二酰亚胺,首先,取100克(1摩尔)的丁二酸酐和70克(1摩尔)的盐酸羟胺,将它们置于加热的反应系统中,并保持负压以排除挥发性产物。然后,迅速将温度提升至125℃以上,保持1小时后,再逐渐升温至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