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吡啶类除草剂有什么特性?

联吡啶类除草剂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开发的。此类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触杀作用快,非选择性特点。该类除草剂有两个重要的品种:百草枯(paraquat)和敌草快(diquat)。在中国,百草枯是主要的灭生性除草剂品种之一,在非耕地、果园广泛使用。百草枯(paraquat,克芜踪,对草快)。

百草枯是一种高效能的非选择性接触型除草剂。百草枯,是最早从国外进口的除草剂,它是一种联吡啶类除草剂,作用于杂草光合作用中的光系统,因而阻碍电子的转移,阻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该药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可被杂草绿色部分吸收,在植物体内运输少,起效快。

性质和作用百草枯为触杀型灭生性联吡啶类除草剂,原药为白色晶体,含量大于97%,300℃以上分解。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低分子量醇类,不溶于烃类溶剂。在中性及酸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分解,对铁、铝有腐蚀作用。中等毒性,对家兔眼睛和皮肤有中等刺激作用,若吸入可引起鼻出血。

首先,从化学成分来看,百草枯和敌草快虽然都属于联吡啶类除草剂,但它们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有所不同。百草枯,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

百草枯属于速效触杀型灭生性联吡啶类除草剂。其有效成分对叶绿体层膜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能迅速中断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合成。叶片吸收药剂后,通常在2-3小时内开始显现受害迹象。百草枯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绿色组织均有显著破坏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传导性,但无法穿透木栓化的树皮。

6,6-二甲基-2,2-联吡啶基本信息

1、-二甲基-2,2-联吡啶是一种化合物,其在中国的名称为6,6-二甲基-2,2-联吡啶,在英文中则被称为Bipicoline,或以其纯度表示为98% 6,6-Dimethyl-2,2-dipyridyl。

2、-联吡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双吡啶结构。在化学领域中,2,2-联吡啶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它可以作为配体在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中,或者用作有机电子器件中的电子传输材料。分子式C10H8N2表示2,2-联吡啶由10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3、-联吡啶是一种化合物,其中文名称有两个常见的别名,包括2,2-联吡啶和α,α-联氮杂苯。它还有一个精确度高达99%的标识,如2,2-二吡啶基和2,2-双吡啶。在英文中,它的名称为2,2-Dipyridyl,此外还有多个其他的英文别名,如2,2-BIPYRIDINE和2,2-BIPYRIDYL等。

4、-联吡啶,一种结晶性粉末状物质,颜色为白色或浅红色。它易溶于醇、醚、苯、三氯甲烷和石油醚,大约能溶于2000份水中。溶液遇亚铁盐后显示红色。熔点范围为70-72°C,水份含量小于0.50%,游离氯含量小于0.001%,硫酸盐含量小于0.005%,重金属含量小于0.005%。

分散介质的影响

1、结论:分散介质PBS的加入对不含多糖化合物G的脂质体形态有显著影响,对含多糖化合物G的脂质体的形态无显著影响,但对脂质体的分散状态有显著影响;且变形和聚集现象随着PBS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多。

2、研究考察了分散介质对脂质体特性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当使用PBS作为分散介质时,不含多糖化合物G的脂质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细长棒状,而非圆形,且出现可逆聚集现象。

3、在制备聚丙烯酰胺(PAM)过程中,乙醇/水混合溶剂作为分散介质,对聚合物的分散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乙醇与水的适宜比例,有助于维持体系的稳定性和分散均匀性,从而促使聚合反应顺利进行,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对于PAM的制备至关重要。

4、温度的影响:液体的粘度是温度的函数.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每上升1℃,粘度减小5%-l0%。 (2)分散相的影响:分散相的影响因素有分散相的浓度、粘度及形状。 (3)分散介质的影响。液体的粘度( Viscosity 粘滞力)指的是液体阻碍流动的力。换句话说,粘度越小的液体,越容易流动。

5、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品的组成和性质往往存在一定的波动。而分散剂的使用可以减小这种波动,使制品的组成和性质更加均匀和一致。这有助于提高制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用户对产品性能的一致性要求。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