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按前述方法之一分离钍,并以草酸沉淀法测定稀土氧化物总量。
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是根据各个稀土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采用重量法、光度法和容量法。草酸盐重量法是测定稀土总量的经典方法,该法对常量稀土的测定,虽然比较费事,但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超过其他方法,因此被广泛采用。
稀土总量标准溶液 称取0g被测矿区提纯的稀土氧化物或按接近配分混合的纯稀土氧化物于400mL烧杯中,加入10mL HCl,0.5mL H2O2,加热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此溶液含1mg/mL RE2O3,取此溶液稀释配制成介质为HCl(5+95)的10μg/mL,RE2O3标准溶液。
一般的化学分析法是测定稀土总量或其轻,重稀土分量。本文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用碱熔矿,PMBP-苯萃取分离,偶氮胂M分光光度测定稀土总量的方法。本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某稀土矿中总稀土的测定,并适用于含铀、钍等多金属矿中总稀土的测定。
1、易制毒化品:麻黄素、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1-苯基-2-丙酮、胡椒醛、黄樟脑、异黄樟脑、醋酸酐。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2、这四种都来属于易燃易爆类的,不是自易制毒,不在易制毒名录上。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甲醇,冰乙酸都易燃,而且蒸汽都可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很多人对冰醋酸有误解,认为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不算危险化学品,但是冰醋酸不仅易燃易爆,而且具有腐蚀性。
3、大致分为九类。根据所具有的不同危险性危险物品分为九类,其中有些类别又分为若干项。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有毒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和遇水自燃物资;第五类有机物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物;第七类放射性物资;第八类腐蚀品;第九类其他危险品物资。
4、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原则上全部在学校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库房集中储存,由学校保卫处负责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库房的安全管理。易制毒化学品由各实验室专人、专柜上锁保管,并建立专门的易制毒化学品台账,台账保存时间不少于1年,日常使用液体溶剂瓶需要安装安全密封盖,避免挥发泄露。
5、易挥发药品:远离热源火源,于避光阴凉处保存,通风良好,不能装满。这类药品多属一级易燃物、有毒液体。产生有毒气体或烟雾的药品:存放在具有通风设施的专用柜中。
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照明等对工作者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对工作者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病媒生物、致敏物质等对工作者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生物因素。
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等。化学因素:包括铅、汞、锰、镉、磷、砷及其化合物等;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物理因素:包括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噪声危害等。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职业危害因素,现在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官方在2015年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现行有效),我国目前官方纳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共有451种。
职业危害因素是造成职业病的原因。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修订,将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分为6类: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几类多少种 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 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详细解释如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各类工业生产中,根据工作场所和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目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共分为十类。
由三氯化铁催化安息香氧化机理是:三氯化铁不是作为催化剂,而是作为氧化剂,把安息香中的醇羟基氧化为酮羰基,自身还原为二氯化铁。在一个带有耐酸衬里的反应器中,令铁屑和干燥氯气在氯化亚铁与氯化钾或氯化钠的低共熔混合物内进行反应。成氯化铁,升华被收集在冷凝室中,该法制得的氯化铁纯度高。
作为氧化剂。由三氯化铁催化安息香氧化机理是:三氯化铁不是作为催化剂,而是作为氧化剂,把安息香中的醇羟基氧化为酮羰基,自身还原为二氯化铁。氯化铁是一种共价无机化合物,化学式FeCl3。为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
氧化反应。二苯乙二酮通常由安息香氧化而得,反应机理为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在此过程中提供氧。
1、-苄氧基萘是一种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名称。在中文中,它被称作2-苄氧基萘,或者更通俗地叫做苄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它的这种名称来源于其分子结构,其中含有一个苄基(即苯基甲基)和一个氧原子与一个三甲基胺基相连的结构。
2、-苄氧基萘,其国际化学文摘号(CAS号)为100-85-6,EINECS号为202-895-5。其分子式为C10H17NO,分子量为162481,具有一定的危险特性。该化合物被标记为高度易燃,风险术语R11表示其具有高度的火险性。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因为它可能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吞咽造成毒性,对应的危险等级为R23/24/25。
3、-苄氧基萘是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中间体,附加值较高。该成果原料来源充分且国内均有生产,产品附加值高,国外市场好(美、日的需求量很大,每年可达数百吨),生产工艺简单,污染小,产品达到医药级水平(纯度大于95%)。
4、苄基-2-萘基醚,其CAS号为613-62-7,是化学领域中的一种化合物。它的国际化学品名称(EINECS)为405-490-3。其分子结构由碳(C)、氢(H)和氧(O)三种元素构成,具体的分子式为C17H14O。这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233克/摩尔,显示出它的分子结构相对较大。
5、CBz —— 苄氧羰基,是苯环与羰基相连的基团,常用于保护芳环中的碳碳双键。Cp —— 环戊二烯基,由两个碳原子环构成,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用于构建复杂的环状结构。Cy —— 环己基,与环戊基类似,但多一个碳原子,常见于环状化合物的构建。
1、苯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是一种季铵盐化合物。季铵盐是一类含有季铵离子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四个有机基团连接到一个带正电荷的氮原子上。在苯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中,其中三个甲基基团(CH)与一个苯基(CH)连接到氮原子上,形成了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
2、-苄氧基萘是一种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名称。在中文中,它被称作2-苄氧基萘,或者更通俗地叫做苄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它的这种名称来源于其分子结构,其中含有一个苄基(即苯基甲基)和一个氧原子与一个三甲基胺基相连的结构。
3、氯化十六烷基二甲基季铵盐、溴化二甲基十八烷基季铵盐等有机季铵盐类。这类试剂具有抗菌、消毒和防腐等特性,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它们还被用作表面活性剂,在工业清洁和家居清洁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四甲基氢氧化铵和三甲基苯基氢氧化铵等碱土金属季铵盐。
4、过二硫酸铵: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破坏性。吸入可致命。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必须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操作后要彻底清洗。(29)过氧化氢:有腐蚀性、毒性,对皮肤有强损害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5、丙酮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可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中。它是易燃的。丙酮本身也非常易挥发。大量蒸汽积聚,遇热容易爆炸。丙酮被列为危险品中的第三种易燃液体。应注意运输和储存易燃和挥发性液体,如丙酮,以避免火灾。丙酮与氢氧化铵反应生成异丙醇。它主要抑制和麻醉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