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合亚甲基蓝,化学名称为Methylene Blue trihydrate,俗称次甲基蓝或亚甲蓝,分子式为C16H18ClN3S·3H2O,分子量3789,CAS号7220-79-3。它是一种亮绿色结晶或褐色粉末,带有青铜光泽,无味。在水中稳定,能溶于水和乙醇,形成蓝色溶液,也可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和苯。
三水合亚甲基蓝和亚甲基蓝的分子式一样。因为分子式是用来表示化学物质中元素种类和元素的相对数量的符号表示法,而三水合亚甲基蓝和亚甲基蓝的分子式都是C16H18ClN3S·3H2O,表示它们的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1个硫原子和3个水分子。所以它们的分子式是一样的。
无水)亚甲基蓝 用途:可用于麻、蚕丝织物、纸张的染色和竹、木的着色。还可用于制造墨水和色淀及生物、细菌组织的染色等方面。它可与碱性紫5BN和黄糊精以78:3:9的比例拼混成碱性品蓝。
外观差异:甲基蓝呈现为深蓝色粉末,是一种强酸性染色剂,具有闪光红棕色粉末的特点。而亚甲基蓝则是深绿色且有青铜光泽的结晶(三水合物)。 抑菌能力:亚甲基蓝在抑制和杀灭霉菌方面的效果比甲基蓝更好。同时,亚甲基蓝具有驱除外部寄生虫的功效,而甲基蓝则对此无效。
下午好,亚甲蓝和亚甲基蓝是同一种试剂,它既是试剂,也是一种喷墨常用的碱性染料,属于阳离子偶氮染料,CMYK中的C色(早期可替代酸性蓝199),俗称碱性湖蓝BB请参考。「亚甲」就是指亚甲基,基字可以省略。
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固体上,次甲基蓝吸附都是单分子层,即符合朗格缪尔型吸附。但当原始溶液浓度较高时,会出现多分子层吸附,而如果吸附平衡后溶液的浓度过低,则吸附又不能达到饱和,因此,原始溶液的浓度以及吸附平衡后的溶液浓度都应选在适当的范围内。
常温下,次甲基蓝原始溶液浓度选在0.2%左右,吸附后的次甲基蓝溶液浓度在0.1%左右时,活性炭对次甲基蓝溶液的吸附在4小时左右可达到吸附平衡。若吸附后溶液浓度较低,则需延长吸附时间使其吸附平衡。
大多数固体对次甲基蓝的吸附都是单分子层吸附,平衡后浓度太低时吸附不能达到饱和,浓度太高则会发生多分子吸附。0.2%为前人实验的最佳值。
因为吸附平衡后溶液浓度过高时,会出现多分子层吸附。当吸附平衡后溶液浓度过低时,单层吸附又不容易达到饱和。
具体来说,当次甲基蓝溶液的浓度过高时,光通过溶液后会被大量吸收,使得透射光强度显著降低。如果此时直接进行测量,由于透射光强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无法准确测量,或者测量结果受到较大的误差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次甲基蓝溶液进行稀释,以降低其浓度并减少光吸收。
常温下,次甲基蓝原始溶液浓度选在0.2%左右,吸附后的次甲基蓝溶液浓度在0.1%左右时,活性炭对次甲基蓝溶液的吸附在4小时左右可达到吸附平衡。若吸附后溶液浓度较低,则需延长吸附时间使其吸附平衡。
次甲基蓝的吸附有三种取向:平面吸附投影面积为135×10–20m2,侧面吸附投影面积为75×10–20m2,端基吸附投影面积为39×10–20m2。对于非石墨型的活性炭,次甲基蓝是以端基吸附取向,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因此 =39 ×10–20m2。
你应该是做物化实验吧 用溶液吸附法测量固体物质的比表面 书上介绍 亚甲基兰(Methylene blue)的分子式为:C16H18ClN3S3H2O。其摩尔质量为379gmol-1。假设吸附质分子在表面是直立的,A值(每个吸附质分子占据的面积)取为52×10-18m2 。
分类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重金属,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段。比如,对于铬、铅等易于沉淀的重金属,可以采用沉淀法处理,使重金属离子沉淀下来,被分离出来;针对难以沉淀的重金属,需要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吸附法当印染废水与多孔性物质混合或通过由其颗粒组成的滤床时,污染物就会进入多孔物质的孔隙内或者是黏附在表面而被除去。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印染废水,多用于深度处理。应用最多的吸附剂是活性炭,但单独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印染废水的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