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冰熔化成水后的质量是0.9×10^3 kg,体积是0.9 m^3。
公式:V=m/ρ 由于冰融化后质量不变,所以质量还是m=0.9×10kg/m×1m=900kg 所以融化后水的体积为:v=m/ρ=900kg/1×10kg/m=0.9m总上述 水的质量是900kg,体积是0.9m。
⑴冰溶化成水质量不变;⑵冰块的质量=冰块的体积×/密度=1立方厘米×;0.8克/立方厘米=0.8克;⑶水的质量也是0.8克;⑷水的体积=水的质量/水的密度=0.8克/1克/立方厘米=0.8立方厘米。
冰=ρ冰V冰=0.9X10 Kg/mx 2m=8x10kg V水=m水/ρ水=(8x10kg)/(0x10kg/m)=8m水的质量为8x10kg,体积为8m。
m1=p1V1=900kg/m3*1m3=900kg V2=m2/p2=900kg/1000kg/m3=0.9m3 水的质量是(900 ) ㎏,水的体积是( 0.9) m 3 。

1、因此,1立方分米的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是0.0009立方米。
2、m1=p1V1=900kg/m3*1m3=900kg V2=m2/p2=900kg/1000kg/m3=0.9m3 水的质量是(900 ) ㎏,水的体积是( 0.9) m 3 。
3、冰的体积=冰的质量/冰的密度=1/(0.9*10^3)=11*10^(-3)立方米=11立方分米 冰化成水后,质量还是1KG,因为水并没有蒸发或者消失,所以,质量不变。
4、按(冰X0.9=水X1)的质量不灭定理。水体积为(冰体积的0.9)---即缩10%。即化为0.9(立方米)的水。反之,水》》冰,也有增大的变化。
5、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据三维空间大小的几何量。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基本单位是立方米。体积的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包括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和立方毫米。例如,一个棱长为1毫米的正方体具有1立方毫米的体积;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具有1立方厘米的体积;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具有1立方分米的体积;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具有1立方米的体积。
1、根据公式质量=密度×体积,我们可以知道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具体来说,冰的密度大约是纯水密度的90%,所以1立方厘米的冰融化后,体积大约是0.9立方厘米,质量是0.9克。因为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冰融化后体积变小,但质量不变。
2、总结:冰化成水时,由于分子结构和排列方式的变化,其体积会变小,但质量保持不变。这一现象是物质状态变化时常见的物理特性之一。
3、冰在融化成水时,其体积会减少约1/12。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分析解释:当水冷却结冰时,其体积会增加约1/11。如果我们把水的体积视为一个单位“1”,那么冰的体积就是“1 + 1/11”,即12/11个单位。
4、相反地,当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减小,因为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密度增加。 这种体积的变化是由于物质的密度随着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而质量则不受状态变化的影响。
5、水分子从有序的晶体结构转变为无序的液态,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导致体积减小。具体来说,当冰融化成水时,其体积会减少约1/11。综上所述,冰化成水体积减小的原因在于冰与水的分子结构差异以及冰融化成水过程中的分子排列变化。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物理化学特性。
6、当水冻结成冰的时候分子间距变大,也就是密度变小,体积质量除以密度,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则体积变大,所以当冰融化成水以后体积变小。水的密度是0g/立方厘米,冰的密度是0.9g/立方厘米。冰融化成水的时候,质量是不变的,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
1、冰化成水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尽管冰的体积大于水,但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水的体积会比冰小。这说明在状态变化时,体积和密度会发生变化,但质量保持不变。例如,一块冰的质量为100克,在融化成水后,其质量仍然为100克,但体积会变小,密度会变大。这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因为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冰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保持不变。质量是一种基本物理属性,它描述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不受物体形状、状态或位置变化的影响。当冰融化成水时,尽管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但其内部的原子和分子数量并未发生变化。因此,质量依然保持稳定。
3、冰化成水过程中的变化:虽然质量不变,但冰在化成水的过程中,其体积会发生显著变化。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相同质量的冰和水相比,冰的体积会更大。所以,当冰融化成水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体积的减小。冰的分子结构和熔化机制:冰的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形成规则的六角形晶格结构。
1、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因为冰在融化过程中,会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形成水分子溢于空气中。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是水在低温环境下凝结而成。根据m=pv,质量不变,密度大的体积小。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资料拓展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密度差异: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的密度是0g/立方厘米,而冰的密度是0.9g/立方厘米。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密度大的物质体积会相对较小。因此,当冰融化成水时,由于密度的增加,体积会相应减小。
3、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因为冰在融化过程中会吸收外界的热量,使得冰晶结构解体,水分子间的距离缩小。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由水在低温环境下凝结而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保持不变。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密度差异: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在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公式m=pv,密度较大的物质所占的体积会相对较小。因此,当冰融化成水时,由于密度的增加,体积会相应减小。
5、当冰块融化后,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相同质量的冰融化后变成水,其体积会增加。然而,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我们知道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
1、当冰块融化后,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相同质量的冰融化后变成水,其体积会增加。然而,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我们知道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
2、如果冰块悬浮在水中,冰块熔化后水的体积将变小。因为冰块悬浮意味着冰块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当冰块熔化,它的质量转化为水的质量,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熔化后的水的体积会小于冰块排开水的体积。 如果冰块沉底但不对底面有作用力,冰块熔化后水的体积将变小。
3、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这是因为水的密度为0克/立方厘米,而冰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因此,100立方厘米的冰在融化成水后,其质量为90克,体积必然小于100立方厘米。 冰融化为水时体积缩小的现象,虽然广为人知,但其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却并不简单。
4、体积变小,密度变大。冰漂浮在水上正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冰块融化成水后,它的体积会减小,而质量保持不变,因此密度会增加。这是由于冰在固态时其分子排列较为松散,而在融化成液态水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使得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导致密度增大。
5、水在结冰的时候,分子间的间隔应该变小,但因为有氢键的存在,斥力大于引力,所以间隔反而大了,所以冰融化成水时,氢键引力大于斥力,所以间隔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