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组成:Ca10(Mg,Fe)2Al4[SiO4]5[Si2O7]2(OH,F)4。成分变化较大,CaO含量为33%~37%,Al2O3含量为13%~16%,SiO2含量为5%~39%,MgO含量为2%~6%,FeO含量为4%~9%,H2O含量为2%~3%。铍符山石BeO含量可达5%;铬符山石Cr2O3含量可达9%。F替代OH可达2%。
通常为一轴晶负光性,少数情况为正光性(认为是含(OH)较多),称为正符山石(Wiluite)。符山石有时呈二轴晶负光性,2V=17°~33°,光轴面垂直(110)。在热液作用下,符山石可被绿泥石、滑石、云母代替。鉴别特征包括正方形的横断面、环带状构造、正高突起、低干涉色、常具异常干涉色。
符山石,其英文名称为idocrase,又称为vesuvianite,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地球矿物中的硅酸盐类矿石。这种矿物质以其独特的色彩而引人注目,其颜色范围广泛,包括黄色、绿色、灰色,甚至还有褐色。其绿色的特征源于其中含有的铬元素,而褐色或粉红色的存在则往往与钛和锰的存在有关。
【化学组成】Ca10(Mg,Fe)2Al4[SiO4]5[Si2O7]2(OH,F)4。成分变化很大,CaO 含量为33%~37%,Al2O3含量为13%~16%,SiO2含量为5%~39%,MgO含量为2%~6%,FeO含量为4%~9%,H2O含量为2%~3%。铍符山石BeO含量可达5%;铬符山石Cr2O3含量可达9%。F替代OH可达2%。
绿色符山石玉在色调和质地方面与高品质翡翠相似,但颜色分布更为均匀,且色调较浅。 绿色符山石玉的吸收光谱位于460nm,与翡翠的437nm吸收光谱有明显差异。 符山石玉的折光率(约72)高于翡翠的折光率(66)。
颜色:褐黄色,浅绿褐色;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显微镜下见放射状,纤维状结构,而不见翡翠中的纤维交织结构;X光衍射分析结构完全不同;红外光谱分析含结构水,指纹区的吸收峰也完全不一样。
符山石玉与翡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颜色上,符山石玉呈现褐黄色或浅绿褐色,而翡翠则具有更为丰富的颜色变化。其次,在光泽上,符山石玉展现出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与翡翠的玻璃光泽有所不同。此外,通过显微镜观察,符山石玉呈现放射状或纤维状结构,而翡翠中则可见纤维交织结构。
颜色不同。符山石玉通常呈黄绿、青绿色,翡翠的颜色种类非常多。符山石玉通常呈黄绿、青绿色、黄至黄褐到褐色,颜色的变化范围较大,黄绿色的符山石玉一般颜色不均匀,局部会出现绿色的带状或者点状矿物。符山石玉一般呈半透明、玻璃光泽外观,抛光之后外观与翡翠非常相似。
颜色观察:符山石玉的颜色虽然也以绿色为主,但其色泽通常较为浅淡,不像翡翠那样鲜艳。翡翠的颜色则非常丰富,从浅绿到深绿,甚至还包括白、黄、红等多种颜色。而且,翡翠的绿色往往更加明亮和饱满。 光泽判断:光泽是宝石鉴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Ca10(Mg,Fe)2Al4[Si2O7]2[SiO4]5(OH)4,属于四方晶系,其折射率No在703至752之间,Ne在700至746之间,No与Ne之间存在微小差异(0.001至0.008)。图3-26展示了符山石的光性方位及化学组成。成分中常见Fe、Mg、Ti、Be、B、Mn、Na、K、Cr、Zn等元素。
符山石的折射率符山石的折射率713-718,0.001-0.012。折射率,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宝石的折射率越大,表面光泽就越强。宝石学中,常常会说到“折射率”这个概念,又叫“折光率”。
符山石的颜色很丰富:绿色、红色或紫红色、蓝色、黄色或棕色、白色。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泽,硬度5~7,密度33~45g/cm3,解理不发育,具有较好的坚韧性。折射率为700~752,双折射率0.005。在蓝区461nm处有一个强的吸收带。一轴晶(-)。二色性明显,色散不明显(0.019)。
其折射率在700至752之间,双折射率为0.005。在蓝光区域461nm处有一个显著的吸收带。符山石属于一轴晶(-),二色性明显,色散不显著(0.019)。
符山石玉的颜色多样,从黄绿色到深绿色不等,透明度则从半透明到亚透明,抛光后的表面具有类似玻璃或油脂的光泽。 此外,符山石玉中常含有石花包裹体,为其增添了独特的外观特征。 在光学特性方面,符山石玉的折射率约为72,密度介于25到32之间。
晶体形态多样,包括四方柱、四方双锥等形状,表面有纵纹,也可形成柱状、放射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颜色丰富,含铬呈现翠绿色,含钛和锰为褐色或粉红,含铜则显蓝至蓝绿色。符山石玉的硬度为5-7,比重为33-43,其中色泽透明的优质品种可作为宝石使用。
符山石玉,也称作加州玉,是一种独特的绿色宝石,主要由细小的符山石颗粒组成。它的发现地在美国加州,因其细腻的质地和与翡翠相似的外观,常常令人难以分辨。然而,在市面上,符山石玉的流通并不常见。符山石玉是一种由符山石和钙铝榴石这两种硅酸盐矿物构成的复杂集合体。
矿物组成:符山石玉主要由符山石和钙铝榴石构成,化学式为Ca10Mg2Al4(Si2O7)2(SiO4)5(OH)4。 结构和外观特征:符山石玉是由微晶质的符山石和钙铝榴石组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看不到粒状结构。颜色范围从黄绿色到绿色,透明度从较透明到半透明。
红外光谱:符山石与翡翠的红外光谱存在显著差异,包括谱带的数目、形状和吸收带的波数特征。特别是翡翠(硬玉)中不含轻基,因此在3400-3800cm^-1的高频区没有吸收谱带,而符山石因含有轻基在这个范围内有强吸收谱带。
解理不明显,矿物整体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其折射率在700至752之间,双折射率为0.005。在蓝光区域461nm处有一个显著的吸收带。符山石属于一轴晶(-),二色性明显,色散不显著(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