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氏比重瓶法测密度原理是测定石料的真实体积。要先将石料磨碎成石粉,目的是充分排除石料内部的孔隙,然后用排水体积法置换出石粉的真实体积。
2、李氏密度瓶简介:李氏密度瓶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器具,容积通常为220至250毫升,瓶颈长且细,带有刻度,可精确至0.1毫升。 试验原理:石料的密度是指在105℃±5℃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量后,矿质实体单位体积(不包括开口与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3、李氏比重瓶用于测定砂子表观密度,其容量为250ml,瓶颈上的刻度应清晰可见且允许误差不大于1%。使用李氏比重瓶时,需将其装满液体后放入已知体积的容器中,通过比较容器中的体积变化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李氏比重瓶是一种相对测量仪器,其刻度是等距的,不需要估计零点,因此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估读。
4、这个近似密度应该是视密度的概念。因为密度是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李氏比重瓶测定水泥密度的时候,测得的体积是水泥排开液体的体积。水泥磨得越细,得到的体积越接近绝对密实体积。但是内部总是有孔隙,排开的体积应为:绝对密实体积+内部孔隙体积。所以得到的是近似密度。
5、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
6、- (1) 李氏比重瓶:容量为250mL或300mL,如图T0352-1所示。- (2) 天平:感量不小于0.01g。- (3) 烘箱:能控温在105℃±5℃。- (4) 恒温水槽:能控温在20℃±0.5℃。- (5) 其他:瓷皿、小牛角匙、干燥器、漏斗等。
1、李氏瓶的读数方法是通过观察液面的位置来确定水泥密度的试验结果。 李氏瓶的上部是一个细长的颈部,下部是一个较宽的容器。在试验过程中,首先将李氏瓶放在水平的平台上,然后将待测水泥样品加入到李氏瓶中,直到液面达到颈部的刻度线。 读数时,需要注意液面的形状和位置。
2、水泥密度试验李氏瓶的读数方法是通过观察液面凹陷的最低点与颈部刻度线的交点来确定。以下是具体的读数步骤和注意事项:放置平台:将李氏瓶放置在水平的平台上,确保瓶身稳定不晃动。观察液面:在加入水泥样品后,液面会在李氏瓶的颈部形成一个凹陷的形状。
3、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30分钟,记下一次读数。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内零点以上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再次放入恒温水槽中,在相同温度下恒温30分钟,记下第二次读数。实验结果计算即可得出水泥密度。
4、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一定量的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并控制水温在恒定状态,记下初始读数。随后,将预先干燥并精确称量的水泥样品缓缓加入李氏瓶中,期间需反复摇动或震动,确保水泥颗粒被煤油充分浸透且无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置于恒温水槽中,待稳定后记下第二次读数。
5、使用药匙逐渐将水泥样品加入李氏瓶中,并反复摇动瓶子,直到没有气泡排出。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超声波振动排除气泡。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确保刻度部分浸入水中,在相同的温度下恒温至少30分钟。之后,记录下第二次读数(V2),精确至0.1毫升。

准确称取60克水泥(m),称量精度为0.01克。当测试其他粉料密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称量材料的质量,以便准确读取刻度值。3 将无水煤油加入李氏瓶中,直至液面达到0~1毫升刻度线内(以弯月液面的下部为准)。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且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0.5℃)。2 称取水泥60g(m),精确至0.01g。在测试其他粉料密度时,可按实际情况增减称量材料质量,以便读取刻度值。
首先,准备试样。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向李氏瓶中注入冷开水至标定刻度处,擦干瓶颈内侧的水分,并记录水的体积。 称取50克经过烘干的试样,缓慢地加入到装有足够清水的李森兄氏瓶中。 将试样倒入瓶中后,使用瓶内的水清洗粘附在瓶颈和瓶壁上的试样,并通过摇转李氏瓶来排除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