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盐丘的速度比一般砂泥岩高

1、盐丘的速度比一般砂泥岩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积密度差异:盐岩的体积密度通常比水饱和砂泥岩的密度要小。在弹性纵波速度的定义式Vp=sqrt/rho)中,密度作为分母存在,密度越小,在模量一定的情况下,弹性波速度会越大。模量差异:盐岩的模量是纯固体骨架的模量,由于其孔隙较少,模量相对较大。

2、盐丘的速度比一般砂泥岩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体积密度差异:盐岩的体积密度通常在1~2 g/cc之间,这一数值相对较小,尤其是与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的砂泥岩相比。模量差异:盐岩的模量较高,因为其分子结构紧密,孔隙较少,几乎可以视为纯固体骨架。

3、应该从弹纵波定义式Vp=sqrt(K+4/3G)/rho)来解释,盐岩体积密度(1~2 g/cc)比经常比水饱和砂泥岩的还小,但模量却是纯固体骨架的模量(没什么孔隙)大于水饱和孔隙介质模量。所以对于盐岩,分子大,分母小,所以弹波速度更大。

沙溪庙组岩石力学参数特征

沙溪庙组砂岩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实验测试结果见表2-3。沙溪庙组砂岩的内聚力为25~194MPa,平均142MPa;内摩擦角为397°~526°,平均456°。表2-3 沙溪庙组砂岩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测试结果 (4)实验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对比 根据测井资料计算得到的岩石力学参数很多(表2-4)。

地层岩性不同其强度值有区别,如粗砂岩,因颗粒堆积疏松,可塑性强,强度值反而变大;钙质砂岩因胶结作用强,强度值也增大。3)埋深对岩石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埋深增大,有效应力越大,岩石强度越大,反映随埋深增加,岩石强度增大。

地层岩石是地应力的载体,岩石的力学性质对地应力的传递、衰减、集中、分散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岩石力学参数与岩体中赋存的地应力密切相关。基于川西地区42口井的研究(图3-63-64),蓬莱镇组泊松比和应力有正相关趋势,但不明显;而沙溪庙组则呈反相关(可能和应力计算方法产生的误差有关)。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按照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变化、规模及其分布特征(图3-1),将本区布格重力异常划分为两类,一类为面状区异常,一类为梯级带。

2、区内区域重力场见图1-4,从图上可看出,区内布格重力场自北往南,自东往西逐渐减小,梯度变化呈南陡北缓、西陡东缓的趋势,定性的反映了地壳厚度自北往南、自东往西变厚的特点。

3、正负异常轴向均呈南北向展布为最大特征。 白音套海—金厂沟梁一线以西赤峰市地区,以西拉木伦断裂带为界,航磁特征各具特点,进而划分为赤峰市地区北部磁场区和赤峰市地区南部磁场区。 西拉木伦断裂带本身在航磁图上以线性负异常带反映出来。

4、区域重力场特征 安徽东南部地区为区域重力低区,重力梯度带为似橄榄状,异常总体呈北东东向展布。宏观表现为中间相对高的椭环形重力低,区域场值变化约为-20×10-5~-35×10-5ms-2(图3-3-1)。

5、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地球物理资料显示班—怒带洋壳向北俯冲到南羌塘和左贡地块之下。在重力异常图上(图8—3上),班—怒带表现为较连续的正异常带,与该带为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区一致。

矿石和岩石的密度

1、金属矿石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其密度范围一般在5至0克/立方厘米之间;而非金属矿石的密度相对较低,岩石的密度则介于2至5克/立方厘米之间(参见表3-3-1)。表3-3-1 常见岩石的密度 沉积岩 沉积岩的密度范围介于2至0克/立方厘米,常见值在7至7克/立方厘米之间。

2、一般来讲,金属矿石具有较大的密度,其变化范围是5~0g/cm3;大部分非金属矿石的密度值较小,岩石的密度在2~5g/cm3之间(表3-3-1)。表3-3-1 常见岩石的密度 沉积岩 沉积岩密度的变化范围是2~0g/cm3,常见值为7~7g/cm3。

3、其他常见岩石和矿物:如花岗石、正长岩、闪长岩等岩石的密度普遍在5~3之间,远低于方铅矿和自然金等矿物。注意:上述排名是基于提供的信息进行的相对排序,并不涵盖所有可能的矿物和岩石类型。在自然界中,还存在许多其他密度各异的矿物和岩石。

4、岩石的密度取决于其组成矿物,大多数造岩矿物的密度范围在2至5克/厘米,某些极少数矿物的密度可达5克/厘米。 具有离子型或共价型结晶键的矿物,如长石、石英、辉石等,密度通常在此范围内。

5、岩石的密度主要受三种因素控制。即构成岩石物质的矿物颗粒的密度、孔隙度和孔隙 中的流体。对于沉积岩来讲,密度主要受孔隙度控制,孔隙度一般随沉积物的固结作用和 成岩作用的增强而减小。此外,沉积岩的密度随着岩石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加大,且随着埋 深的加大也逐渐增高。

6、其密度变化与岩石的变质程度有关,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等浅变质岩,密度值为(55~72)×103kg/m3。片岩、片麻岩等变质较深的岩石,密度值为(60~79)×103kg/m3,显示略高。接触交代变质所形成的矽卡岩,其密度较大,可达(95~19)×103kg/m3。

石头的密度是多少

花岗岩的密度(6~8g/cm3),正常的石头由于物质构成不同,大约在2~5g/cm3之间不等。

花岗岩的密度范围在63至3克/立方厘米(g/cm)。 正长岩的密度范围在5至3克/立方厘米(g/cm)。 闪长岩的密度范围在5至3克/立方厘米(g/cm)。 斑岩的密度约为8克/立方厘米(g/cm)。

石头的密度因石头的材质、颗粒大小、孔隙度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大多数常见石头的密度大约在6\~7克/立方厘米之间。但某些特殊种类的石头,例如金属矿物、高密度宝石等,其密度可能会更高。相反,一些松散的石头或含有大量气泡的石头密度可能会较低。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