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丙基甲苯,其在物理上常被称为4-异丙基甲苯,具有以下特性:熔点为-694℃,在常温下呈现出固态,但在176~177℃时则转变为液体。它的闪点为47℃,意味着在低于这个温度下可能会有闪燃的风险。异丙基甲苯的相对密度约为0.857,比水轻,但其饱和蒸气压为5kPa,使得它在空气中能够扩散。
2、对异丙基甲苯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又名:4-异丙基甲苯熔点(℃):-694沸点(℃): 176~177闪点(℃):47相对密度(水=1): 0.857饱和蒸气压(kPa): 5折射率(n20/D): 490(lit.)溶解情况:与醇、醚混溶,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1、异丙基甲苯,其在物理上常被称为4-异丙基甲苯,具有以下特性:熔点为-694℃,在常温下呈现出固态,但在176~177℃时则转变为液体。它的闪点为47℃,意味着在低于这个温度下可能会有闪燃的风险。异丙基甲苯的相对密度约为0.857,比水轻,但其饱和蒸气压为5kPa,使得它在空气中能够扩散。
2、异丙基对甲苯存在于多种精油中,本身是一种祛痰、止咳、平咳药物。伞花烃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鹃(Ledum palustre L.var dilatatum wahlanberg)的有效成分。【性状】无色透明油状物,有特异香味。沸点176~177℃。比重0.835~0.860。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及液状石蜡。
3、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 4750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皮肤- 兔子 500 毫克/ 24小时 中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燃烧排放刺激烟雾。 对异丙基甲苯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4、对异丙基甲苯的使用需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以防止潜在的健康和环境危害。首先,它具有刺激性,吸入液体可能导致化学性肺炎,皮肤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干燥、脱脂和红斑。因此,应确保生产过程在密闭环境下进行,以减少空气中的浓度。
5、用于制作食用香料和制药工业。对异丙基甲苯存在于多种精油中,本身是一种祛痰、止咳、平咳药物。
6、对伞花烃,以其中文名称(对)甲基异丙基苯)或(异丙基甲苯)等同义词而知名,英文名则是4-Isopropyltoluene,其别称包括4-CYMENE、4-METHYLISOPROPYLBENZENE等。这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代码CAS号为99-87-6,其分子式由十个碳原子(C10H14)组成,分子量达到1322克/摩尔。
甲基异丙基苯中的苯环是一个平面结构,而且甲基和异丙基取代基的碳原子都与苯环处于同一平面。由于这两个取代基不满足顺反异构的条件,因此甲基异丙基苯没有顺反异构体。如果取代基位于环己烷上,则可能存在顺反异构体。
对甲基异丙基苯没有有顺反异构。苯环是一个平面,在苯环上的取代基的碳与苯环处于同一平面, 所以无顺反异构体。(如果是取代取代在环己烷上,就或有顺反异构体)。
实际上是 4-甲基-2-戊烯。(无所谓 顺反)对称甲基异丙基乙烯采用的是甲烷衍生物命名法。
对甲苯甲酸的制备是一个化学合成过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对二甲苯的催化氧化制备对甲苯甲酸。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将对二甲苯和环烷酸钴混合并加热至90℃,然后开始通入空气,将温度控制在110-115℃进行反应,通常反应时间约为24小时左右。
从化学特性来看,对甲苯甲酸遇明火或高热时具有可燃性。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但在热水中则溶解度较低。因此,对甲苯甲酸在应用时需注意其易燃性,避免在高温或接近火源的条件下使用,以免引发火灾。
主要用于制造止血芳酸、对甲腈、对甲苯甲酰氯、感光材料等 。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农药工业制取杀菌剂磷酰胺,也可用于香料和电影胶片。
泄漏应急处理强调了隔离泄漏污染区、切断火源、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收集泄漏物并进行妥善处置的重要性。操作处置与储存要求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以及采取适当的储存条件,如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并与其他化学品分开存放。
标准品苯甲酸:深入了解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和制备工艺/ 苯甲酸,俗称为安息香酸,其分子式为C6H5COOH,是芳环上一个氢原子被羧基(-COOH)取代的化合物。在常温下,它呈现出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带有苯或甲醛的独特气息,其蒸气具有显著的刺激性,吸入后可能引起咳嗽。
可从酚油或焦油酸分出,也可用对甲苯胺重氮化、水解而得。主要合成方法有:对甲基芳香磺酸盐的碱熔融法、对甲基卤代芳烃水解法、酚类化合物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对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 传统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合成法,也可以炼焦、油页岩干馏和城市煤气的副产品混甲酚中分离的到。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甲苯磺化碱熔法以甲苯为原料,以硫酸为磺化剂,在110~130℃进行磺化反应,生成中间体甲苯磺酸,经中和后在340~365℃下与熔融氢氧化钠进行碱熔反应,得甲酚钠,经酸化后得粗甲酚,再经蒸馏分出邻甲酚和苯酚,得到以对甲酚为主体的间、对混甲酚。
苯酚烷基化反应就可以直接制备对甲苯酚。甲苯制对甲苯酚的步骤是:第一步硝基化反应得到对硝基甲苯;第二步是用盐酸+铁粉做还原剂硝基还原成氨基,得到对氨基甲苯;第三步是重氮化反应,加亚硝酸盐和盐酸,控制反应温度0到5°,就得到对甲基氯化重氮苯;第四步是酸性条件下水解,就得到对甲苯酚。
使用碱液(LiOH、NaOH等)溶解有机混合物,使得苯铵阳离子转化为苯胺,于是溶液分层,上层是苯和苯胺的混合溶液,下层是苯甲酸盐、对甲苯酚盐的混合溶液,分液获得两种溶液,蒸馏即可分离苯胺和苯。
苯和硝酸在浓硫酸50至60摄氏度的条件下生成一硝基甲苯,一硝基甲苯在铁和盐酸的作用下生成一甲苯。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现有对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有甲苯磺化碱熔法、甲苯氯化水解法、重氮化法、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甲苯磺化碱熔法是最早用于生产对甲苯酚的方法。
异丙基甲苯,其在物理上常被称为4-异丙基甲苯,具有以下特性:熔点为-694℃,在常温下呈现出固态,但在176~177℃时则转变为液体。它的闪点为47℃,意味着在低于这个温度下可能会有闪燃的风险。异丙基甲苯的相对密度约为0.857,比水轻,但其饱和蒸气压为5kPa,使得它在空气中能够扩散。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燃烧排放刺激烟雾。 对异丙基甲苯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伞花烃,以其中文名称(对)甲基异丙基苯)或(异丙基甲苯)等同义词而知名,英文名则是4-Isopropyltoluene,其别称包括4-CYMENE、4-METHYLISOPROPYLBENZENE等。这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代码CAS号为99-87-6,其分子式由十个碳原子(C10H14)组成,分子量达到1322克/摩尔。
对异丙基甲苯的使用需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以防止潜在的健康和环境危害。首先,它具有刺激性,吸入液体可能导致化学性肺炎,皮肤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干燥、脱脂和红斑。因此,应确保生产过程在密闭环境下进行,以减少空气中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