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1-丁烯,以其国标编号31007和CAS号563-46-2而知名,中文名与英文名分别是2-甲基-1-丁烯和2-methylbutene,又称2-甲基丁烯。其分子式为C5H10,具体表现为(CH3)2CCHCH3,呈现出无色且易挥发的液体特性,伴随不愉快的气味。
2、异戊烯 又名 2-甲基-1-丁烯;2-甲基丁烯;异戊烯;英文名 2-methyl-1-butene;methylbutene;methyl butene 分子式 CH3CH2(CH3)C=CH2 分子量 70.14 CAS: 563-46-2 化学性质 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3、异丙烯基乙炔,以其国标编号32032和CAS号78-80-8而知名,其中文名和英文名分别为异丙烯基乙炔和Isopropenylancetylene,又称2-甲基-1-丁烯-3-炔。分子式为C5H6,具体表示为H2C=C(CH3)C≡CH,这种化合物呈无色液体形态,但具有明显的催泪性。
4、-甲基-2-丁烯,其国标编号为31007,CAS号为513-35-9,具有以下理化特性:分子量为70.14克/摩尔,其蒸汽压在26℃时达到532千帕。该物质的结构简式是...(此处省略具体结构,以保持简洁)在安全指标上,2-甲基-2-丁烯的闪点为-34℃,这意味着它在低于这个温度时有可能引发燃烧。
5、甲基异丙烯基甲酮是一种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其在化学上的标识为CAS号814-78-8。它的中文名称为甲基异丙烯(甲)酮,英文名则为2-Methyl-1-butene-3-one或Methyl isoptopenyl ketone,还有别名甲基异丙烯基甲酮和2-甲基-1-丁烯-3-酮。
1、C5H10,分子中有一个不饱和度,也就是说,结构中有一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环状结构。先分析烯烃(一个碳碳双键的)有6种(含有2种是顺反异构);环状结构有4种:环戊烷,甲基环丁烷;乙基环丙烷,二甲基环丙烷。
2、C5H10共有九种同分异构体。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基本方法: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烃基不能到端),排布由邻位到间位,再到对位(或同一个碳原子上)。对于C5H10,我们可以这样考虑,首先计算不饱和度为1,可能为环或含有一个双键。
3、共11种(不考虑立体异构8种)立体异构(stereoisomerism)是在有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互相连接的次序相同,但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与构造异构(根据情况不同可以分为: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三种。)同属有机化学范畴中的同分异构现象。
4、以乙基的形式接在三元环其中一个碳上,1种。以两个甲基的形式接在三元环其中一个碳上,1种。
1、-甲基-1-丁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该物质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其刺激性和易燃性可能导致健康损害。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高温可引发燃烧和爆炸,还会在低处扩散,增加火灾风险。燃烧产物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健康危害主要体现在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上,吸入或摄入后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炎症、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长期暴露或大量摄入可能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乃至整体健康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环境危害方面,2,3-二甲基-1-丁烯对环境具有有害性。其挥发性可能导致空气污染,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生态平衡。
3、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4、在合成过程中,2-甲基-1-丁烯与5%高锰酸钾反应的产率和纯度是评价反应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可以提高产率和纯度,从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此外,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有机化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5、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分子结构:CH2=CH—CH2—CH3 | CH3 双键两端碳原子呈直线型不可旋转,右端两碳原子折线形排布,键角120°,2取代基与—CH2—CH3的键角也为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