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种液体的密度要比一般的固体要大,

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但是也有一些固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比如软木,石蜡等,也有的液体的密度非常的大,比如水银,是水的密度的16倍。

一些液体的密度会比一般固体的密度大,特别是水在特定温度下的密度。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解水的液体形态:在98°C时,水的密度达到最大,为1千克/升。这意味着,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这个温度时的密度高于许多常见固体,如冰、木材、塑料等。

水的液体密度比一般的水的固体密度大。以下是关于这一点的详细解释:水的液态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约为1千克/升,特别是在98°C时达到最大。这意味着每升液态水重1千克。水的固态密度:当水冷却并凝固成冰时,其密度会发生变化。

一些特殊的液体,比如水,在特定条件下的密度,会比它变成固体时的密度大。还有一些金属液体,比如汞,在液态时的密度也比很多常见的固体要大哦。

为什么说冰或冰块中含有木块,蜡烛等密度小于水的物

1、一般结论:ρ水=0×10^3kg/m^3或0g/cm^3但这个结论是在4℃时测得的,也是水密度最大的时候.冰的密度是;0.8克/立方厘米 石蜡密度比冰略轻(冰:920kg/立米),为900kg/立米.木块的密度通常取0.6*10^3kg/m 一般木块的密度是这个 但是特殊的木块有可能更轻或者个重。

2、首先,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冰块中有木块,这个整体所受浮力等于冰的重力加木块重力,冰化后液面不会有变化。而如果冰块中含铁块,该整体会沉入水中,冰化后,铁块还在水底,所以液面也不会有变化。

3、所以F前浮=F后浮,即熔化前后所受浮力不变,所以液面将不变。

4、即冰化成水的重力,等于冰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即冰为熔化前后,所受浮力没变。但是冰中所含物质所受的浮力,就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有关了。1)如果象木块、蜡块。冰熔化后,木块、蜡块仍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仍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水面高度不变。

跪求!!!一吨木材是多少方

1、一吨木材的体积约为4立方米。木材的密度范围通常在0.4至0.9之间,视种类而异。杂木的密度通常较低,大约在0.7左右。以杂木为例,如果一根直径14厘米、长度2米的木材,其体积约为0.03立方米。在市场上,4立方米的木材价格大约为450元,那么一根杂木的价格则大约为6元,换算过来是大约10元。

2、一吨木材大概是4方。木材的密度一般是在0.4到0.9之间。杂木的密度比较低,一般是0.7左右。体积计算公式 ,一吨木材是1000千克,体积算下来就是4方左右。2米长直径14厘米,一根算出来体积大概是0.03立方米。4方是450元,那一根算下来是6元,也就是10元左右一根的杂木。

3、方树一般是比1吨小的,差不多是0.7吨。因为树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1立方米水=1吨水,所以1立方米树就小于1吨,通常树的密度大概为700千克/立方米,所以根据公式质量=密度×体积,1方树=700(千克/立方米)*1(立方米)=700千克=0.7吨。

4、总之,一吨松木大约相当于2立方米。这个结论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干松木。但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考虑木材的含水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关于物理浮力的问题: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

当冰中含有木块或其他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时,冰融化后液面是否会变化取决于这些物体的浮力是否发生变化。木块或蜡块在冰中会浮在水面上,它们的浮力等于重力,因此即使冰融化,木块依然会保持在水面上,不会下沉,排水量也不变。这意味着液面高度保持不变。相比之下,如果换成铁块等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情况就不同了。

首先,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冰块中有木块,这个整体所受浮力等于冰的重力加木块重力,冰化后液面不会有变化。而如果冰块中含铁块,该整体会沉入水中,冰化后,铁块还在水底,所以液面也不会有变化。

熔化后熔化成的水悬浮,木块仍漂浮 ∴F后浮=G化水+G木又G化水=G冰 所以F前浮=F后浮,即熔化前后所受浮力不变,所以液面将不变。

即冰化成水的重力,等于冰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即冰为熔化前后,所受浮力没变。但是冰中所含物质所受的浮力,就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有关了。1)如果象木块、蜡块。冰熔化后,木块、蜡块仍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仍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水面高度不变。

一块冰里面有一块蜡,漂浮在水上面,冰融化后水面会上升吗?请说明理由...

1、不上升 首先漂浮,F浮=密度水gV排=G冰=G水排 则。

2、在水上有一块漂浮的冰,当冰融化后,水位不会上升。这是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冰能够浮在水面上。 当冰融化成水后,虽然质量没有改变,但是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这意味着冰融化后,相同质量的水占据的空间变小了。 在相同的温度下,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是不同的。

3、总结来说,冰块融化后的水位不会上升,因为融化后的水体积与冰块排开的水体积相等,保持了水位的稳定。

4、铁块会因为密度较大而沉入水中。铁块的重力超过了它在水中产生的浮力,因此会下沉,导致液面下降。综上所述,冰中含有木块或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时,冰化为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因为这些物体的浮力在融化前后没有变化。而若换成密度大于水的铁块,液面则会下降,因为铁块会沉入水中。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