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用氯化铁,变色的是对甲基苯酚;剩下的两个用钠单质,有氢气放出的是苄醇;(用Lucas试剂也可以,白色沉淀)剩下的就是甲苯了。
2、加入三氯化铁,显蓝色的是邻甲基苯酚,其他不反应;加入亚硝酸钠和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对甲基苯胺;对二甲苯和硝基苯无现象;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消失的是对二甲苯,硝基苯无现象。
3、三混甲酚是一种无色或呈黄棕色液体,有苯酚气味。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是制造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合成材料助剂、染料中间体的原料。间对甲酚是间甲酚与对甲酚的混合物。
4、—CH3和一OH在苯环的邻位和对位时除了命名有不同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有不同。
5、苯酚用FeCl3,显紫色,2,醇与金属钠反应有H2放出。
因此,间硝基苯酚的酸性虽也比苯酚的强,但对酚的酸性影响远不如硝基在邻或对位的大。二硝基苯酚的酸性更强,显然是由于上述效应更强的缘故。(2)甲氧基具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O上有孤对电子,对苯环有共轭效应;O又是高电负性原子,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
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对于亲电取代反应,供电子基越多,供电子基供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活性越大。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基吸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活性越弱。
先加氢氧化钠,可以把1。3二甲基苯分离出来,然后根据苯甲酸酸性比碳酸氢钠强邻甲基苯酚比它弱的性质,加入碳酸氢钠可以把剩下两个分离出来。
邻甲基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有时为了和醇的官能团区分开,也就酚羟基。
苯酚用FeCl3,显紫色,2,醇与金属钠反应有H2放出。
取样,加入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色,是苯甲酸,具有酸性,其余物质均不能使石蕊变红。对其余三个取样,加入溴水:混合互溶不反应,溴水不褪色的是苯甲醇;互溶,溴水褪色的是苯甲醛,即醛基被氧化了;产生白色沉淀的是对甲基苯酚,类似于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沉淀。
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