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种密度很重要,到底播种多远合适?老农分享计算公式

玉米播种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株/亩)= 1,000,000 /(株距 * 行距)。其中,株距是指每行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行距是指相邻两行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这两个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种植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

答案:玉米播种密度对产量有着重要影响,而具体的播种距离要根据玉米品种、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适宜的播种距离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确定,以便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解释: 玉米播种密度的影响:玉米播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玉米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确定合适的播种距离是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关键。不同品种的玉米、土壤条件以及气候因素都需要被考虑到。在确定播种距离时,可以使用一些计算公式,这些公式通常会考虑玉米品种、土壤条件、预期产量等因素。然而,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经验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玉米品种分为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生育期80~120天左右,有紧凑型、松散型、株高在100~150厘米左右,个别品种超200厘米。玉米种子混播现在没充分科学依据,没有农业专家提倡。但是,有这样一句农谚:经验大了是学问。经验是多年种植生产总结的智慧结晶。高也差不多的。

以甘肃省西北地区为例,根据老农多年的耕作经验,每年春季播种玉米的最佳时间是4月中旬左右,具体时间因气候变化而逐年变化,一般在当地气温恒定为15度以上。

怎样算玉米种植密度

1、玉米播种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株/亩)= 1,000,000 /(株距 * 行距)。其中,株距是指每行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行距是指相邻两行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这两个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种植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

2、玉米密度表 不同类型的品种耐密性不同。紧凑型杂交种耐密性强,适宜较高密度种植,而平展型耐密性差,适宜密度较低。- 平展型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每亩留苗3000~3500株,适合春播。- 竖叶型早熟耐密玉米杂交种:每亩留苗4500~5000株,适合麦收后播种。

3、- 不同种类的密植性不同,紧凑型杂交种密植性强,密度增加产量稳定,适合种植的密度大。- 扁形密植性差,密度增加范围小,密度增加产量减少。- 根据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及肥料水平选择合理密度。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的适宜密度:- 扁型中晚熟顷袜玉米杂交种:每亩留3000 ~ 3500棵树苗为宜。

4、农作物种植密度的计算公式最早在1997年由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公式为:N = Yp^2 / (Y1^2 * S)。其中,N代表种植密度,单位是每亩的株数;Yp代表目标产量,单位是每亩的公斤数;Y1表示标准单株产量,单位是每33平方厘米的公斤数;S是一个常数,其值为6000,2表示平方。

5、算玉米种植密度的方法 单粒播种精品种子 精量播种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为0.57米)亩留苗数种子发芽率(一般大于92%);1米=3尺=30寸。按尺算是一样的,1亩=667平方米=6000平方尺。

-亩玉米多少株

在行距为60厘米、株距为20厘米的情况下,一亩地可以种植的玉米株数为5556株。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亩这一面积单位。在中国,1亩等于6667平方米。行距60厘米即0.6米,株距20厘米即0.2米,意味着每0.6米0.2米的面积内可以种植一株玉米。

紧凑型玉米品种:这类品种单株产量低,主要靠密植来增产。因此,适宜密播,亩留株数在4000-5000株。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这类品种的亩留株数介于平展型和紧凑型之间,应以3500-4000株每亩为宜。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高密植品种,要求亩留株数在5000株以上,甚至可以达到5500株以上,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再用亩穴数乘以每穴种植的株数,即可得出亩种植的株数。春播玉米在6厘米上层内稳定在15摄氏度为最佳播种期。华北地区夏播玉米在小麦或豌豆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为5至10厘米,以5至6厘米最适宜。每亩播种量3至4千克,每亩4000至6000株。 饲用玉米的种植方式。

玉米种植密度多大合适呢?

1、种植密度的选择取决于作物品种特性,如秸秆和穗位高度。矮秆和穗位低的品种适合密植,而高秆及穗位高的品种适合稀植。 在旱地条件下,建议选择适合稀植的大穗品种。例如,橘早粗品种可以适当稀植,每亩密度控制在3000株左右;或者与豆类作物间作,亩密度约在500至1000株之间。

2、因此,应稀植,播种密度一般是在每亩3500棵左右。紧凑型: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叶片上冲,单株生产能力弱,但耐密植。通过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播种密度一般是在每亩4000-5000株。半紧凑型:介于平展型和紧凑型之间的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其单株生产能力和耐密性也介于两者之间。

3、玉米种植密度受地区气候和品种差异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在黑龙江东部地区,受气候影响,玉米栽培密度较低,亩保苗株数约3400株。 吉林和辽宁地区气候条件较好,公顷保苗数量普遍超过60000株,亩保苗株数在4000株以上。 不同玉米品种间栽培密度也有所不同,特用玉米密度较低,常规玉米则较高。

4、夏季种植的一般密度为4000-5000株。无论春播还是夏播,都应根据引入的品种确定密度,切忌自行决定,以免影响产量。玉米在其一生中需要较多的肥料,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有20多种,特别是氮、磷、钾。

玉米种植的株数、密度和距离,到底该怎么计算?

1、主(树)数=[(地长,植物距离)1][(地宽,行距)1]例如,长30米、宽20米的地块,玉米等行行距为60厘米,株距为30厘米,玉米种了多少棵[(30 0.3)1][(20 0.6)1]=3434株玉米密度计。

2、要计算一亩地中的株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亩株数 = 667 ÷ 垅距(以厘米为单位)÷ 株距(以米为单位)。 举例来说明:如果垅距为50厘米,株距为38厘米,那么亩株数就等于 667 ÷ 0.5 ÷ 0.38 = 3509 株/亩。

3、株数 = [(地长 ÷ 株距) + 1] × [(地宽 ÷ 行距) + 1]例如,一个长30米、宽20米的地块,如果玉米按等行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种植,计算株数如下:[(30 ÷ 0.3) + 1] × [(20 ÷ 0.6) + 1] = 3434株 玉米密度表 不同类型的品种耐密性不同。

4、玉米株距的计算公式为:每亩玉米株数 = 667 ÷(行距 × 株距),其中667为一亩地的面积(平方米)。玉米栽培一亩地种多少棵玉米高产,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计算示例:假设玉米行距为60厘米(即0.6米),株距为8寸(即264厘米,或0.2664米),则每亩可种植玉米4166株。

5、- 确定地块中玉米株数:株数 = [(地长 ÷ 株距)+ 1] × [(地宽 ÷ 行距)+ 1]。 例如,一个长30米、宽20米的地块,如果玉米按等行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种植,该地块的玉米株数为:[(30 ÷ 0.3)+ 1] × [(20 ÷ 0.6)+ 1] = 3434株。

6、密度是指一亩地种植的玉米株数。根据行距和株距,可以计算出每株玉米所占的营养面积。例如,如果行距为0.8米,株距为0.25米,那么每株玉米所占的营养面积为0.8米乘以0.25米,等于0.2平方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