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酚是固体,其他四种是液体。向四种液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酸化,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苄。向剩余三种液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的是苯甲醚。
2、对甲基苯酚 有腐蚀性和毒性,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或甲苯、乙醇等有机溶剂,能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无色结晶块状物,有苯酚气味。溶于苛性碱液和常用有机溶剂。氯化苄 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3、为什么苯酚和苄基氯反应后得不到产物 5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14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4、常见的合成方法叫威廉姆逊合成法,就是典型的亲核取代反应。由苯酚氧负离子进攻卤代苄(常见为溴代),脱除卤素负离子,得到目标产物醚。
5、苄基氯结构式如图:苄基氯作为苯的一个氢被氯甲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苄基氯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或微黄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催泪性。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对甲基苯酚 有腐蚀性和毒性,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或甲苯、乙醇等有机溶剂,能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无色结晶块状物,有苯酚气味。溶于苛性碱液和常用有机溶剂。氯化苄 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首先更正一下,第一个叫苯甲醇,不叫苯甲酚。
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
依次进行。与氯化铁作用显紫色的是苯酚。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的是苄氯。加入浓盐酸-ZnCl2溶液,震荡,迅速变浑浊的是苯甲醇。剩下的为乙醇。
苯酚是固体,其他四种是液体。向四种液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酸化,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苄。向剩余三种液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的是苯甲醚。
取样,加入浓HCl 苯甲醇反应生成苄氯,不溶于水而形成一层油层,从而区分。
1、区别如下: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高分子不兼容。对氯间二甲基苯酚 (PCMX) 兼容性好。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极易溶于水;PCMX 油溶性好,在水里饱和浓度 0.03%。
2、区别:氯二甲苯酚是高效、安全、广谱的杀菌剂,显示了独特的杀菌和防腐性两者的结合,高效且无毒性。氯间二甲苯酚是一种广谱的防霉抗菌剂,它可广泛应用于消毒或个人护理用品、防腐剂和防霉剂等工业领域。
3、区别是:对氯间二甲苯酚是广谱防霉抗菌剂,苯扎氯铵是消毒剂中的低效消毒剂,属于季铵盐类物质。
1、对甲氧基氯化苄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8H9ClO,常用来保护醇[2~4]、硫醇[5,6]、酰胺[7]、胺[9]和羧酸等化合物,由于对甲氧基苄氯不稳定在反应过程中容易生成较多的副产物,并无法处理。
2、能保护某种基团的试剂称为该基团的保护基。保护基在有机反应中的使用是很常见的,常见的是对羟基、氨基等基团的保护。
3、从理论上讲,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可以用于地面消毒。它的主要成分是季铵盐类,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4、性质不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极易溶于水。PCMX 油溶性好,在水里饱和浓度 0.03%。毒性不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食入是中等毒性,PCMX 食入是低毒,都有刺激性 (特别是对眼睛),吸入都有害。
5、对甲基苄氯可以制备格氏试剂,条件温和,但对氰基苄氯不可以,因为制得的格氏试剂会进攻氰基而反应掉。-C三N 是非常强的亲电集团,而格氏试剂的碳负离子正好也亲核性非常强,正好互相喜欢对方。